《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六)

21世纪房车
21世纪房车 · 发布于 2011-10-27 19:48

别看我们都是普普通通满头花发的老人,其实也够伟大的了。3月19日早晨还在云南西北部的丽江,不会腾云驾雾,晚上要赶到云南南部的思茅,简直是玩命。

玩命先不说,还闹了一肚子不愉快。谁不愉快呢?是四个同行的北京人。他们听了导游介绍在丽江花800多元钱买了四条沙金手链,途中购物时不放心拿出来鉴定,商场的鉴定师说:你的手链是铜的,在我这里买保证不假。这几个北京人气得直骂娘。骂娘有什么用?“旅游别购物”,一定要买就不要找人鉴定真假,这样还可以带回去好心情。

我们从丽江返回昆明已经下午6点40分了,接着还要赶7点的大巴去西双版纳。我给谭经理打电话要求更改日期,妻子赶紧去买盒饭。日期无法更改,只好吃着盒饭去版纳。好在我们生来就命贱,不管车子怎么颠簸,照样睡得很香。等到同伴们喊我们下车,才知道到了思茅,一看表,凌晨1点钟。乖乖,今天坐了十七个小时的车,造孽。

3月20日上午9点去野象谷。

野象谷在景洪的一个叫三岔河的地方,因为野象经常出没而得名。进了野象谷,先看大象表演。几头训练有素的大象被训象员牵出来,表演跳舞、过独木桥、踢足球、给人按摩等几个节目后,马上进入了商业性表演:陪人拍照。只要你肯掏钱,可以坐在大象的鼻子上浪漫地“咔嚓”一下。这些大象还认识钱,你给它5元钱,它用鼻子接下交给训象员,然后从筐中叼出一包香蕉给你,让你拿这些香蕉喂它。给它10元,会找还你5元,有人试着给它一张纸,它才不会上当呢,用鼻子警告你一下走开。人类爱钱,没想到把大象也训得如此财迷。

大象表演结束后,就在大餐厅里吃中饭。饭后休息一会,然后游览热带的百鸟园和蝴蝶园,看鹦鹉表演,今天的压轴戏是游览带点神秘色彩的野象谷。

野象谷,顾名思义是野象栖息、繁殖的地方。人类为了获得珍贵的象牙,对野象进行了灭绝性捕杀,世界上的野象越来越少,成了珍稀动物。我们由傣族的猫哆哩(小伙子)当向导,坐空中观光索道进去,游客们都伸长脖子满怀着好奇和期望从空中往下看。一望无际的热带原始雨林,树木藤蔓错综交织,各种各样的树木拼命往上窜,争着土地,争着阳光,把崇山峻岭遮掩得密不透风。常常有不甘心掩没的花树钻出绿丛,姹紫嫣红的渲染自己。只有哗哗的水声,只有啾啾的鸟鸣,看不到人烟,看不到房子,这是一片我国为数不多的没有开垦的绿洲,也是野象陶醉的世外桃源。

突然,前面的团友兴奋得叫起来:“野象,野象……”我们循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头小象在水边悠悠走着。仔细一看,哪里是野象,分明边上还有个训象员。猫哆哩说,野象谷里有300多头亚洲野象,行踪不定,有时还要去缅甸等国。野象习惯于早晨和晚上活动,平时不太容易看到的。据说野象袭人的事故发生过多次,猫哆哩说他自己就被野象追过。他还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件事,十几天前,一位外国游客为了看野象,早上6点就骑自行车过来,独自一人进了野象谷。他看到了一群野象,异常兴奋,急忙跑过去拍照摄像,结果剌激了野象。别看这些家伙平时走路慢悠悠的,疯狂起来跑得飞快。野象追上外国游客后,用尖利的大牙刺破了游客的肚子,肠子都流了出来,现已运回国外治疗。

索道全长2060米,翻过三座山,跨过四条河。人坐在吊箱里,像小船在绿涛上徐徐滑行。出索道站,返身下山,到了野象出没最频繁的山谷。山谷里有水塘,人们在水塘旁边的大树上建了不少小木板房。木板房像鸟屋,有梯子可上。猫哆哩说,这是森林小旅馆,游客晚上可住在上面“偷窥”野象和其它野生动物饮水嬉戏的场景。据说天气好的时候,往往有好几群野象出没在水边,吼叫声此起彼伏。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六)_1
野象谷内的森林小木屋

“坐”着进去,走着出来。返回时,由猫哆哩领着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走在幽静的林中小道上,我似乎回到了四十多年前去过的长白山,这些密如蛛网的藤蔓总是和高高矮矮的乔木扭缠得难解难分,自由飞翔的小鸟,好动顽皮的野猴,原始神秘的气氛,处处让你感受到大自然鲜活的生命气息,你会不知不觉迷失在诗情画意中,早把那些人生的恩恩怨怨陈年旧事抛在了脑后。

晚饭后,和妻子一起游游览西双版纳的母亲河澜沧江。她是我国第三大河流,从唐古拉山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还要长途跋涉去国外,沿途留下了秀丽的风光。版纳是十二个少数民族的世居地,有灿烂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佛教寺院不少,应该去著名的曼阁佛寺看看。曼阁佛寺在澜沧江大桥北面,建于500年前,风格独特,宏伟壮观,十分清洁,进大殿还要脱鞋。

晚上住在景洪的晶鑫宾馆。

做了一次傣族新郎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口80多万,主要经济来源是橡胶和旅游。沿途到处是橡胶林、椰树林、香蕉林和柚子林,山青水秀,散发出浓郁的热带风情。

3月21日早饭后,去西双版纳的橄榄坝。

橄榄坝在澜沧江畔,庭院式的傣族竹楼鳞次栉比,在淡淡的薄雾中,傣家的寨子宁静纯朴得像世外的仙境。竹楼四周繁花铺地,遍种芒果树、槟榔树、香蕉树和椰子树。各家的围墙都很低矮,这也许与淳朴的民风有关,但导游说这是为了方便猫哆哩(傣族小伙子)翻墙入院,与哨哆哩(傣族姑娘)偷偷幽会才这样,蒙人的。傣家竹楼顶盖薄薄的平瓦,底层架空,停放车辆、饲养家畜和堆放杂物。二层住人,室内很干净,进门要脱鞋。但是你要当心,进他们的家可以,可千万不要开他们卧室的门,否则要留你做三年苦力,天老爷讲情也没用。听说他们习惯于全家住在一起,相互间用帐子隔开。傣族和纳西族、彝族等民族一样,都是男主内女主外,历来风俗是男嫁女娶。男人地位低,在家做饭带小孩,因此生女孩开门放鞭炮,生男孩是赔钱货,关了门没动静。我们去的时候,傣家集市未散,窄窄的村道两边摆着地摊,主要卖些衣服和日常用品,还有卖水果的,摊主守在一边。妻子过去买香蕉,讨价还价用手比划,2元钱一堆香蕉,足有三斤多。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六)_2

到了西双版纳,除了葱绿,就找不到其它更合适的词来形容眼前的景象。出了橄榄坝,旅游车在葱绿的山间奔驶,没多远,进了一片葱绿的傣族风情园。风情园不小,一片碧水,四面青山,临水搭了个歌舞表演台,五、六个旅游团坐进去还很空,这是观赏热带风光和民俗文化的地方。随着民族乐器响起,几十只漂亮的孔雀从湖边的小木屋中飞到台上,游客们立即举起了相机。接着,三十多位服饰华丽的傣族姑娘表演傣族传统歌舞,表演傣族传统礼仪。在傣王的祝福声中,表演进入高潮,傣族姑娘抛香袋寻找意中人。只听得一声锣响,三十多只香袋一齐抛向游客。在一片混乱中,我也鬼使神差般抢得一只,却不知是哪位姑娘看上了我?没时间查了,撂下老婆,赶紧将香袋往脖子上一挂,上台当新郎去。

抢得香袋的游客排了长长的一队,看样子喜新厌旧的人远不止我一个。还有几个女的,也许是搞同性恋的,也到台上当新郎。新郎们与傣族姑娘手拉着手,跳起了“进三步退一步”的傣族舞蹈。舞跳结束了,开始赛龙舟。新郎们分坐十几艘龙舟,在一片鼓乐声中,飞快地向湖心划去。当然,绝大多数新郎只是拿着桨做做样子喊喊加油罢了,真正划的是傣族的猫哆哩。赛完龙舟返回到台上,心想该进洞房了吧。不用美,看样子还早着呢。这时,一位漂亮的傣族姑娘扶我上了竹轿,四个年轻小伙子抬着,喝过了哨哆哩敬的米酒,然后把我颠悠得晕乎乎的,才算完成了婚礼,真麻烦。

中饭后去勐仑植物园。如果说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的话,勐仑植物园就是植物王冠上的绿宝石。这颗绿宝石大得很,据说有上万亩,根据不同的品种又分了十几个小园,共栽培有30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其中不少是珍稀物种和奇花异草。在这里转上二天也不算长,但吝啬的导游只给我们二个小时,算是窥了冰山一角吧。园内的导游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和我们两位团友是校友,特别热情和卖力,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尽管我对植物没有专门研究,听听也长了不少见识。

植物世界也像人类社会一样无奇不有,你看到过吗?会下雨的“雨树”,会流“血”的龙血树,叶径2米浮于水面能负载几十公斤的“王莲”。有一种“跳舞草”,在音乐的感应下会闻歌跳舞;有一种神秘果,吃了它会改变人的味觉,再吃酸味食品会使酸味变甜味;有一种绞杀树,专门缠在其它大树上,吸取大树的营养,直至大树变成枯木。还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直冲云霄的望天树、珍贵无比的金丝楠木、千年铁树王等等,无不令人叫绝。更是那些艳丽无比的鲜花,附生在乔木上的藤蔓花草,简直让人目瞪口呆,生花妙笔也无法描述,我根本说不上来,你还是自己来看看吧。当然,你想体会植物世界的微妙之处,那就要有鸟一样的逍遥心情,最好自己走,千万不要做导游旗后匆匆赶路的“鸭子”。

其实,人类生存的地球是美丽的,到处都有绿水青山。但在我国不少地方,有的人急于想富起来,无情地出卖了地球的春天。能有这么个纯净的地方留给活得很累的现代人,让他们到这里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这可是金山也难换的啊。

下午3点半坐车返回景洪。车在半路上抛锚了,司机急得满头大汗,我们都钻进香蕉林休息。不瞒你说,我这辈子吃了不少香蕉,亲手摸过香蕉树还是第一次呢。

吃过晚饭,就在景洪大街上转。景洪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傣语的意思为“黎明之城”。这是一座不大的南方小城,看着街上款款来去的小和尚,看着满面春风的傣家少女,看着新颖别致的佛寺竹楼,总会让你产生些错觉,似乎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街头的小吃店也别有情趣,不少人走乏了就坐下喝一杯,从不计较什么菜。少数民族同胞爱喝酒,仿佛喝酒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有事无事来三碗,狂野中带点孩子般的天真欢乐。

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不错,据说开放后有点乱。

返回昆明,夜游民族村

西双版纳之旅结束了。

3月22日上午6点起床,6点半早餐,7点开车返回昆明,旅行社的时间表有点准军事化的味道。

公路在蜿蜒连绵的大山上,弯道多,自然风光也不错,一路上像是看热带风光记录片,不觉得累。驶了两个多小时到思茅,导游不停地介绍说思茅的沙金如何便宜如何漂亮,思茅的玉器如何有名如何正宗。说着说着,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司机把车停在一个商场前,硬性规定购物一小时,即使不买也得下去陪着,又体现出准军事化的味道。方向盘在人家手上,你有什么办法?我们都是高高兴兴出来玩的,谁都不想闹出点事大家不愉快,何况这是个通病,也是个顽疾,一时三刻你治得了吗?能忍尽可能忍吧。

在宁洱吃过中饭后,休息期间买了点普洱茶。这几年把普洱茶的功效炒得很神奇,经常喝虽然治不了艾滋病,也差不多能包医百病了。我不怎么相信,也不怎么爱喝茶,心想买点回去送人也不错。

从景洪到昆明近600公里,下午5点钟回到自己的“房车”,结束了这次跟团旅游生活。

外出旅游,跟旅行社走省心省力,吃饭、住宿、交通、游览都有专门安排,只要带着眼睛和脑袋就行。一路上还有专职导游陪同介绍,还有各地的团友相聚一起,热闹而不寂寞。即使遇到意外的困难,大家相互关照。说到钱,也不贵,说不准比自助游要省。我算了一下费用,虽然比我们驾着“房车”旅游费用稍大一点,但省了不少力气。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跟旅行社走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最主要的是玩不爽,在那些有代表性的景点看一眼拍几张照片就走,只能说到过,不能说玩过,旅游的效果要大打折扣。至于购物,每天都要不止一次地进定点商场,时间也不短。这些定点商场往往很缺德,不光价格贵,并且假货多,实在令人头痛倒胃口。我们往往都是为了省心省力省钱上了旅行团这条船,上了这条船又难免要骂娘。旅行社只在经济上动尽了脑筋,却没有做好服务文章。不过话要说回来,等旅游市场干净了再出去,你能说得清要等多久吗?旅游是中国近十几年来的新兴产业,近几年开始上升为不冒烟的经济支柱产业,我想,如果不及时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中国的旅游业到底能够红火多久?到底能够“支柱”多久?

不要扯远了,下午还有点时间,赶紧吃晚饭去昆明的民族村吧,去过的团友介绍说那儿不错。

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26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各自特色鲜明的灿烂民族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画卷。占地1300多亩的民族村,是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窗口,是阅读少数民族不同风俗的全书。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村子,造型各异的民居,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妙趣横生的婚俗礼仪,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优美纯朴的民族歌舞,都能唤起你遥远的无穷想象。但是,由于各民族长期分散居住在高山河谷,千百年来相互往来交流不多,各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字、节庆和习俗往往有较大差异。如何表达这些鲜活的风情和文化呢?只有靠人。民族村里,每个民族的村寨里都住了人,这些姑娘和小伙子都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为游客讲解和表演本民族的生活习性、婚丧礼仪、民族节庆……即使你没有去过,也能长不少见识。

民族村里,全国各地来的游客三五成群,他们有的或许刚来云南,有的或许白天游览了云南的山水,晚上来体验民族风情,在温馨凉爽的夜色中,一个个显得十分天真和兴奋。更多的是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有的围着篝火一起跳舞,有的坐在水边听轻音乐,有的在幽静的小道上散步,大家都陶醉在这个梦幻般美丽的地方流连忘返。其实,外出旅游就是给积蓄了过久的情感找个放假的借口,让它在风景优美的大自然中自由地飞翔和泄放,让精气神不知不觉坚挺起来。

我想,策划营建民族村的肯定是位高人,不光把村子建得如此富有特色,还想到了把各民族的文明遗产也搬了进来。这样,你只要化上几个小时,就能遍赏那些散落在云南各地的民族奇葩: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大理三塔,彝家的图腾柱,基诺族的太阳鼓,雪域高原的藏族佛寺,德昂族的龙阳塔,哈尼族的龙巴门,佤族的木鼓,神奇的纳西东巴文字……这次来云南,有些文明遗产我已经看到了,有的我还没有来得及欣赏,没想到却在这里弥补了空白。

夜很美,民族村中各色灯火交织出浓浓的异域风情。已经晚上9点钟了,妻子还在热火朝天的民族舞蹈广场上,她和那些歌舞中长大的民族同胞们手拉着手,围着篝火又唱又跳,从没见她这么疯过。

哦,昆明,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竟是那样的迷人。

春城无处不飞花

昆明是有名的“春城”,由于“鲜花四季开不败”,又有“花城”和“天然花园”的美誉。去过九乡、大理、丽江和西双版纳后,最后想在“春城”里再寻点春意。

正赶上“西藏暴乱”期间,昆明离西藏较近,市内治安和交通管制很严。虽然没有戒严,但几乎每个路口都有交通警察和防暴警察日夜执勤。看这种剑拔弩张的阵势,心想还是不开车为好,保不准什么事不顺眼了把我也扣住。

3月23日坐公共汽车到世博园,拍几张照片后,马上去世博园北面的鸣凤山。鸣凤山不高,是滇中比较著名的道教胜地。我们不是去敬香参道,吸引我的,是因为山上有座中国最大的黄铜铸造的金殿,据说来昆明的人没有不看的。循着石阶上山,过了三重“天门”就到达山顶。山顶有保存完好的道教4宫10殿,有明代铸造的重约14吨的铜钟,有青铜器文化园,有300多亩的茶花园,但游客们还是急不可待地直奔金殿。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六)_3

昆明鸣凤山金殿

1671年,云南的“土皇帝”吴三桂别出心裁,命人铸造了一座金殿。金殿在一座高台上,看上去不怎么雄伟,高不过七米,长和宽均不足八米,更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整座殿宇重檐飞阁仿木结构,全部用云南出产的精铜铸成,听说这座金殿共用了250多吨黄铜,这在中国是不多的。300多年过去了,金殿色泽灰暗,但游人经常抚摸的地方,仍然金光熠熠,耀眼夺目。这里到处可以听到与吴三桂有关的传说,到处可以看到与吴三桂有关的的遗迹。金殿边上专门辟了一室,展览了吴三桂用过的大刀和其它的历史文物,介绍了吴三桂与陈圆圆曲折的爱情故事。陈圆圆是中华民族的传奇歌女,侍候过大明的末代皇帝,侍候过大清的多尔衮亲王,最后随吴三桂到了云南,成了平西王的爱妾。金殿完工后二年,吴三桂就起兵造反,征战五年,病死衡州。从此陈圆圆循入空门,法名寂静。谁知做尼姑也做不安生,满打满算才三年,清军攻入昆明,抄没吴三桂家产,陈圆圆双手合十,纵身跳进了莲花池。

离开金殿,坐车到昆明西部的大观楼。“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大观楼建于清康熙年间,濒临滇池,三层飞檐,临水而建,登楼可揽尽滇中山水之胜,历来是游人观景抒怀之地,但真正让大观楼名满天下的是清代布衣诗人孙髯的“天下第一长联”。孙髯是昆明的饱学寒士,终生未仕,写了不少诗,只有长联使他一举成名。楼因联而增辉,人因联而成名,这到底是怎样的对联呢?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此联长达180字,上联颂尽大观楼的四周美景,下联叙怀云南的坎坷岁月,写得确实好,我想还是抄录下来与读者共享。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蠃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春色永驻的昆明,应该去的地方实在太多,不能太贪心,不要在大观楼流连太久,到滇池去!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六)_4

昆明大观楼风光

滇池是高原湖泊,烟波浩渺,洋洋好几百里,是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颇有大海的气质。不知云南人怎么想的,如此壮阔的水面,偏叫它“池”,连湖都算不上,而比它小的大理洱海却又称之为“海”,似乎有点大小长幼不分。不过人们叫习惯了也就顺口了,没人要改名。名字改不改不关我的事,这么大的池,如何游?古人站在大观楼上看,现在不行,大观楼周围的古树和建筑挡了视野,只能看到冰山一角。那么去西山的龙门,居高临下一目了然,似乎又离碧水远了点,还是荡舟湖面吧。从大观楼过去不远,就是游船码头,每人船票40元。

船不大,每船六位游客。等客人坐满后,船工解缆开航。滇池水天相连,浩渺几百里。小船像敏捷的游鱼劈开碧浪,在深绿色的水面上滑行,惊起的红嘴鸥和白鹭向蓝天飞去……我从小在海边长大,与大海结下了难解之缘,仿佛此刻正驾着自己的小船,去遥远的天边寻找,寻找天真烂漫的童趣,寻找不老的乡情。哦,滇池,美丽的高原明珠,我真的想对你大喊,我真的想对你高歌。此刻,脑海里浮现出了孙髯的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在茫茫的蓝天碧水间,没有什么英雄,只有我们六位游客和一个船工,只有船舷激起的哗哗水声,只有酣畅兴奋的声声惊叹。

从船上看过去,西山宛如睡着的美人。据说这位美人是龙王爷的公主,她爱上了滇池边上的一个渔郎,龙王大怒,要水淹昆明,勇敢的公主就用自己的身子挡住洪水。千百年来,公主一直宁静地躺着,隆起的胸部,长长的秀发,优美的身姿,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昆明人十分感激这位公主,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城里的百姓都要游春“耍西山”,看望这位美丽善良的公主。

我们在西山对面的海堤公园弃舟上岸,拍几张照片,在滇池边上转了个把小时后,坐公交车返回“房车”休息。

晚上就在滇池边安家。

从云南到四川的攀枝花

3月24日洗漱完毕就开车上路。昆明市内交通管理严,单行道多,道路标志又让人找不到感觉,大清早车子少,心里似乎踏实些。

从昆明到四川的攀枝花走108国道,过了武定,国道就不“国”了,全线修路,路挖得不像路的样子,连乡道都不如。驶着驶着,进了山区,不光路差,还一个接一个的急弯,我的“房车”如在云雾里书写一个又一个的大问号。好不容易上了海拔3000多米的山顶,却又感觉耳膜鼓胀,连来车的喇叭声都听不到了,就停车休息一会。

走出驾驶室伸几下懒腰,无意间往四周这么一看,我像发现新大陆般惊讶起来。没想到这穷乡僻壤竟然那么美,美得又是那样的纯朴自然,多彩而不娇艳,秀美而不张扬。太阳像悬在头上的光球,却不觉得热,群山像凝固的大海,却不觉得喧闹。远远望去,迂回曲折的来路活像一条巨蟒隐伏在崇山峻岭间,看得人心里醉乎乎的。

全天跑了268公里,下午5点半到永仁县城。感觉有点累不想再走了,就在一家酒店前停车过夜。

3月25日大清早从永仁出发,一口气从云南开到四川,厉害吧。不要上当,其实只有20多公里。在四川的平地镇吃了早饭,饭后和女老板闲聊,她说她去过攀枝花市,风景不错,应该顺路去看看。好,去攀枝花看看,车头一转走214省道。你还别说,这省道比国道好多了,80多公里路,不到二个小时。

刚驶进攀枝花市,马上感觉到这是一座山城。它座落在2000多米的高原上,站在金沙江和雅砻江的交汇处。整座城市沿金沙江而建,被奔腾的江水拉得窄窄的长长的。市内造了不少跨江大桥,把被江水划破的城市扯到一块。所有的建筑物顺山势而立,高楼和民居错落有致,风格完全不同于大平原的城市,似乎多了点韵味。这样跟你说吧,市内没有一条道路自始至终是平的,多少都有点坡度,只是坡度大点少点不同而已。市内的四条主要街道(金沙江大道、人民街、烟草岗大道、攀枝花大道),坡度大的地方足有20多度,车子放一档才能开上来。道路虽然不平,但我却发现市内十分清洁,路面几乎看不到什么垃圾。市民都很淳朴,自觉将废弃物放进路边的垃圾箱。人是很容易受环境感染的,我也不敢乱丢烟头了。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六)_5

攀枝花公园

我将车子停在烟草岗的中心广场,这里也许是攀枝花最热闹的地方,高楼林立,店铺豪华,赶热闹的市民三五成群。我们站在中心广场边,欣赏着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和连绵起伏的群山,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里,喜欢这座似乎带点野性的粗线条小山城。说句心里话,我对繁华喧闹的大城市没多大兴趣,挺拔的楼林和熙攘的人群掩盖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动人之处,我倒愿意去有些荒芜和原始的野外,在那儿用不着装腔作势,想哭想笑完全凭自己心情。

攀枝花是我国唯一的一座以花为名的城市。我以前在福建和广东见过攀枝花,它开花的时候没叶子,开得大气红火,可惜我们来的时候花期过了。攀枝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鲜花不败。但有一点不方便,住在这里的人上街购物或者出门办点事就得爬山。不过爬山也没什么不好,用不着专门找地方锻炼身体就长寿了。我想起了重庆和福建厦门的鼓浪屿,鼓浪屿几乎看不到机动车和自行车,岛上除了钢琴声,显得十分宁静。

攀枝花不像婉约秀逸的江南,这里的旅游资源主要是群山、林海、高峡、平湖,气质粗犷浑厚。对于这些自然风光,我们一路过来看得多了,还是去攀枝花公园转转吧。

攀枝花公园免费,占了整整的一座山,规模不小。偷了个懒,坐电瓶车上去,很便宜,5元钱就把你送到山顶。到了山顶,没有导游图,就随意瞎逛。先上观景楼,浏览整座山城的全貌。远远看去,窄长的山城很威风,它似乎坐在大山的肩膀上,在蓝天白云下昂头挺胸,使人感觉有一股子不甘落后的锐气。不错,攀枝花有不少值得骄傲的地方,它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基地,二滩水电站还是我国上个世纪最大的水电站,目前还在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从踏上攀枝花这块土地开始,我就想起了苏铁。攀枝花的苏铁是出名的,多得成片成林。公园的山腰就有苏铁园,近几年又在山顶开辟了新的苏铁园,面积都不小。在我们那儿,铁树比较珍贵,公园或大公司门口放几盆,用来装点门面。走进苏铁园,眼前是千姿百态的铁树世界。这些铁树躯干黑色如铁柱子,翠绿的枝叶四散如伞,憨厚实在如巴山蜀水的庄稼汉。它那顽强不倔的生命力,总给人类无穷的启迪。

攀枝花公园很实在,林海茫茫,繁花似锦,还有动物园和儿童乐园,决不比有些地方票价40元的森林公园逊色。

晚上就在攀枝花公园的大门前“安家”过夜。

西昌的邛海和泸山

只要走进大自然,秀丽和宁静就属于你。

3月26日早饭后就开车去西昌。

从攀枝花大道的东段右拐进入金沙江大道,打算在密地大桥过金沙江。密地大桥不宽,如一架彩虹横跨金沙江,摩托车和轿车往来不绝。为防止超重超高车辆通过,桥头横了一根粗粗的限高铁杆。我小心地从横杆下面开过去,突然感觉车被卡住了,立即刹车倒退,停路边一看,车头的顶棚凹了一块,真心疼。怪谁呢?谁也不怪,怪自己经验不足判断失误。就找了块卵石用力敲凹处,顶棚的铁皮很薄,有弹性,敲几下基本恢复原形,但落下了二个小疤。

此路不通,就继续循金沙江大道往前开,过倮果大桥到二滩大道,然后直奔米易。途中经过的二滩水电站,现在已经开辟成了旅游景区,山光水色确实秀美,不少人大老远的专门过来玩。自驾车就这点好,驶着驶着就把沿途的风景看了。

过米易县城不远,进入108国道。一上国道路况就变差,路面坏得不成样子,稀稀拉拉到处修路。驶到永郎,不想再在破路上颠簸下去,就上高速跑一段,驶到西昌正好吃中饭。我们将“房车”停在月城广场边的停车场,有专人管理,停车费白天加晚上4元,也许天下没有比这里更便宜的地方了。

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长期以来,形成了浓厚古朴的民族风情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西昌又是我国卫星升空的地方,30多年来,一枚枚“长征”火箭在这里腾上蓝天,刺破苍穹。卫星上天,西昌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卫星城市。不过这座卫星城市的老巷子看上去很亲切,即使是那些十分沧桑的民居也很有看头,能勾起我对昨日的回忆。在老街上漫不经心地走着,偶尔还能看见慢腾腾走着的马帮,仿佛这座现代的卫星城市依旧和古代文明有点纠缠不清。由于西昌地处川西高原,污染少,河山清秀,空气新鲜,所以称作“月城”。月城一年四季不分明,基本上都温暖如春,昆明号称“春城”,人们就称西昌为“小春城”。听人说小春城夏天要盖被子,冬天呢,只要一条不必很厚的被子就行了。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六)_6

西昌泸山牌坊

看上去西昌的消费水平不怎么高,东西都很便宜,但社会的公益事业却搞得不错,公交车全部一票制,无论远近均一元。用不着自己开车,我和妻子坐22路公交去邛海,估计足有6公里,两人只花了2元钱。

邛海是国家4A级景区,免费开放。它是金沙江支流安宁 河上最大的高原湖泊,东依大凉山,南临泸山,水质清澈透明,仿佛是一面四周青山镶边的镜子。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览邛海后兴奋不已,在他的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看看,把这个见多识广的老外都迷住了。我们下车后就在邛海边转,只见邛海一碧千顷,千百年来涛声依旧,仿佛是被群山簇拥着的天真处女。邛海岸边怪石累累,花树茂密,还建了梅园、竹园等富有特色的园中园。海中游船点点,遥遥可闻笑声阵阵。在海边散步,面对山光水色,感觉十分悠然舒适。邛海内盛产鱼虾,有不少人在湖边垂钓,收获都不错。可惜我的钓具放在“房车”上,只好在边上解解眼馋。我爱钓鱼,这些年家乡的河塘污染了,可钓的地方不多了。带了钓具出来,本想在山青水秀的湖边过过瘾,却始终没逮住好机会。

邛海边上是“翠秀似庐山”的西昌泸山。泸山海拔2300多米,漫山碧绿,群峰似舞。从雄伟的牌坊下往里走,上山的石级山路比较陡,慢慢爬呗,就当是锻练身体。

我们参观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后,就到了泸山的光福寺。光福寺历尽人世沧桑千余年,在当地少有名气,留下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墨宝,蒙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它不知毁过多少次,也不知重建了多少次,遭遇十分悲惨,阅历十分丰富。大雄宝殿北侧是财神殿,殿内供奉药师佛、财神和寿星,佛道共聚一堂,我在广东汕头的天坛花园中也看到这种现象,这也许是“中国特色”的宗教。在老百姓看来,只要能够保佑一方平安,只要能够为民造福,无论是“佛”是“道”还是凡人,老百姓都会供奉。当然,既然供奉的都是神仙,神和仙的修为到了最高境界,早就看破了红尘,尽管各自的信仰有所不同,坐在一起也会和谐相融的。光福寺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几棵古树。一棵是“九龙汉柏”,距今两千余年,树围8.5米,树干苍劲扭曲,树枝妖娆如盘龙,树皮苍老如龙鳞,上腾青云,下盘丹岩,是四川十大树王之一。还有几棵唐柏、明代紫薇和金、银桂花树,它们虽然默默无言,漫长的年轮里却记下了岁月的艰辛和悲凉。

最后,站在望海楼上凭栏观海。在柔和的斜阳下,一片浩翰的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这就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邛海,它差不多有五个杭州西湖那么大。放眼望去,滔滔的安宁河逶迤而来,古城西昌和绵绵的远山就在眼前,天是蓝的,水是蓝的,山是蓝的,这里是一片清净的蓝色世界,仿佛空气也是蓝茵茵的,仿佛自己的心灵也被染成了草色。据说邛海的奇妙之处在于风采的不断变幻,春夏秋冬和晨昏昼夜各不相同,如果一年四季都能来这里坐坐,也是一种不小的福气。如此美的一方水土,如果你一生都不曾涉足,或许是个遗憾。

坐公交车回到市内已是下午6点多。吃过晚饭后,不知哪儿来的兴趣,又去了月城广场。

月城广场的地下是商场,边上是步行街,四周是现代建筑。广场的傍晚比白天还要热闹,下班后吃过晚饭的市民都来了,跳舞的、散步的、歌咏的、购物的……人流一拨又一拨潮水般涌来涌去,简直如赶集一般。

我站在路口的西昌城雕“彝海结盟”的暗红色塑像前,脑海里浮现出儿时看过的电影,那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刘伯承元帅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与彝族的首领小叶丹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了大凉山。

阅读 624 · 评论 0 · 点赞 0
预约
输入您的名字和电话,以便预约相关房车问题的咨询、预约看房车、预约房车试驾等。

我特此授权平台, 需按照数据保护规定,保留我的信息数据,以便解答我的问题。我同意把我的数据用于其它营销调查和统计目的,并允许平台根据我所提供的信息与我联系。

评论(0)
21世纪房车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