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营地不见车,只见房,招来大批租客以此为家。《西二旗有套房,12万就能在北京安家?》让西二旗的锐来客房车营地火了起来。昨日,记者来到海淀西北旺镇的百旺种植园内,此地原先曾“定居”四世同堂的房车营地经过整改,已车走地空。而对于房车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房车在国内的身份还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国外则有以房车为家的生活方式。
房车居客已无踪迹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百旺种植园里,这片原来的房车营地已经成为一片空旷的场地,73辆房车尽数挪走,此前曾居住在此的“房车客”的痕迹没有留下多少。整片土地用绿网进行了苫盖。整片5300平方米的土地重新进行了翻整,记者踩上去时感觉泥土极为松软。
西北旺镇政府新闻发言人乔广林表示,房车暂时存放到了离此地十几公里外的一间大型库房中,这是种植园、汽车俱乐部、房车住户三方协商的结果。在营地边的柱子上,还挂着“告示”,称清退工作已于11月30日完成,相关事宜由锐来客汽车俱乐部贺经理负责,并留了联系手机。
定性为“违法占地”
乔广林表示,经调查,锐来客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以租用土地进行认养种植的名义,在种植园内长期停放房车,涉嫌违法占用农地。“到2015年时,房车渐成规模。事发时,已停靠房车73辆,46辆房车空闲,有的房车长期住人,最多时有36人”。
记者了解到,2014年12月,北京百旺种植园与北京锐来客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签订《北京百旺农业种植园土地认养合同》,北京锐来客汽车俱乐部合同约定为种植认养,面积为5300平方米,合计7.96亩,认养期限10年。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海淀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地原是养牛场,性质为农业用地(果园),“不是露营地,不是建设用地,不是旅游景区”,把房车作为固定居所,长期居住,事实上已经涉嫌违法占用农地。该负责人称,早在2012年4月,锐来客就在这片土地上展示房车了,但“展示完了就不走了”。国土部门将之定性为“违法占地”,一直督促整改,要求清理,恢复土地用途,但由于房车营地的行为仅属于“轻微违法”,并未破坏土地种植层,在双方“胶着”之下,此地的房车一直存在到了今年11月。
迁走的房车住户哪儿去了?乔广林回应称,有人在北京有房,就回家居住了;没有房的,通过协商自行去别地儿租房住。原来占用的农地经整改后将恢复土地的原貌,进行复耕。
位于西北旺镇百旺种植园内的房车营地距离地铁西二旗站仅3公里,从地理位置上可算便利,不久前,这片土地上曾经有73辆房车密集排列,车前还有三四平方米的空地,也就是流传文章里宣称的“门前可以种菜养花”。
南四环十八里店桥附近,银湖俱乐部的标牌低调地矗立在路边。走进大门,一面是高尔夫球场,一面是联排的房车。说是房车,其实已看不到车的影子,更像是一栋栋微型别墅。这里的“房”源很抢手,毕竟一辆房车只需三四十万元,比别墅可便宜多了。
房车变身小“别墅”
走进银湖房车露营俱乐部,如果不是看到头上的牌匾,让人很难把路边联排的小木屋与车子联系起来。因为根本看不到车轮,只有篱笆墙和蓝色的屋顶,每个小院还有门牌号。
整个露营区占地面积不小,分割成了几条胡同。胡同里装有路灯和监控摄像头,还有信息栏,更像是一个微型社区了。很多住户都豢养了宠物,在外面奔跑的小狗,看到有陌生人进来,会追上去嗅个不停。
在银湖房车露营俱乐部的推广博客上,也将这里的房车定为可以移动的房车别墅。营地示意图更像是一个有池塘和绿地的社区。而在赶集网的房源推介中,银湖俱乐部移动房车也在其中,一居53平方米,售价36万元,购买者可获得20年的营地居住权。
“房源”紧俏成本高
一位房车里的女住户表示,她2012年在这里买入一套房车,主要是平时过来休闲娱乐。“这里交通很方便,环境也不错,我还建议朋友也来买呢,但好像没有了”。
的确,银湖房车露营俱乐部的“房源”非常紧张。据物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经没有可以售卖的房车,如果想买,只能自己去谈,看是否有人愿意转让。房车主要有8米和12米两种规格,户型有一居也有两居,售价基本在三四十万元。因为是租用土地停放的房车,肯定不会有房产证。
不过,物业工作人员坦言,现在的住户有不少是旁边高尔夫球场的会员,他们在这里只是休闲度假。如果是工薪阶层,想在这里长期居住肯定不划算。因为房车不能动明火,做饭取暖都要用电,现在1度电大约要1元钱,长期使用生活成本比较高。
目前房车价格从30万到100多万元不等,老百姓购买多在50万元左右这个价位。退休人群和高知人群为主要消费群。50后、60后、70后是房车车主的主力军,其中60后是主力中的主力。
观点:中国房车发展尚在婴儿时代
“相比起美国和欧洲,中国的房车发展还处于婴儿时代。”21世纪房车网联合创始人、中国房车露营联盟副秘书长王续东昨天告诉记者。
中国国内的房车拥有量估计在3万辆,这是21世纪房车网的估计数据,之所以只能是个模糊的估计,是因为房车的身份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我国并无这一类型的车辆管理分类和交通管理分类。王续东说,在2008年前,房车和路上的垃圾车、献血车、救护车、清障车一同被称为“小型专项作业车”,到2008年后总算有了个好听些的名字,叫“小型专用客车”,而在工信部那里,房车又叫“旅居车”。
不仅只是身份“芜杂”,房车的上牌、检验、驾照、停车,各个环节都让人“丧气”,哪怕办个ETC都比“普通车”困难数倍。“举个例子,我们这里很多北京户口的车友买房车,要去托远在山西、内蒙古、东北的远方亲戚,落在他们名下,或者自己去河北办个居住证,落在河北。”王续东说。因为房车也得和其他小汽车一样通过摇号拿指标,“实际上,以旅游为目的的房车使用频率很低,大多数时间也并不在北京境内驾驶”。
王续东介绍,就国内而言,目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房车保有量较多,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却反而很少见,“因为上牌和停放是大问题,一辆房车2.7米到3米高,地下车库是停不进去的”。相较起来,江浙地区的房车增长量较快,成都等西南地区的销售也日渐增长。
对比:欧美“以房车为家”是生活方式
相比起中国房车的“婴儿时代”,美国和欧洲的房车文化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拥有近百年历史。王续东给出一组数据:欧洲每年的房车销售量为20万辆,美国为25万辆;欧洲的房车保有量为600万辆,美国为900万辆。两者的房车占到了全球消费市场的九成。即便毗邻的日韩,房车保有量也超过了中国。
“我在欧洲自驾游的时候,沿途非常容易找到房车露营地。像我们在芬兰的赫尔辛基,类似于北京五环外的地方就有一个五星级的露营地,地铁公交可达,收费合理,有24小时的暖气、热水,有洗衣房、晾衣房,还有大片草地和运动场所。”王续东描述。他说,欧美的房车营地亦静亦动,有的藏在山里,极寂静;有的就在繁华都市边,特别热闹。
和中国不一样的是,欧美人拥有根深蒂固的房车文化。一部分人长期“以房车为家”,视此为一种生活方式,“上接天、下接地”,享受其中的快意。王续东说,有的欧美人买不起房子,便以房车为家;有的欧美人甚至直接卖掉了房子,驾驶着房车四处旅行,夏天往北方,冬天来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