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携家人来到这座美好的城市,得到各方帮助。别人有豪华的房车,他有简单的“车房”;别人为梦想努力,他也为梦想加油。
我有一个家
一个并不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
我有一个家
一个并不太大的地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
……
11月17日晚8时,郑州市茂花路与金台路交叉口东北角,建筑工地旁有一个由废弃中巴改造的家,来自开封杞县的修鞋匠彭立彬和老伴袁国菊站在自家“车房”前忙活着。
平常的工作充满笑意
老彭明显是一心两用。嘴里叼着老街坊方先生递来的烟卷儿,浸满油污且已龟裂的黑手摆弄着一双开裂的皮鞋,从车内扯出的一个电灯泡,用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他笑意盈盈的褶子脸。这个“车房”,停靠在这里已经将近4个月了。车头,是储藏室,摆放了锁具。车厢,是小卖部,卖报纸和烟酒副食。车尾,是他们用两排座椅改造而成的“床”。
老彭笑着说: “比我苦的人多了,这生活还算有奔头!”
打气,想给就给,没零钱则免。
“补胎一次2元。打气,想给就给,没零钱则免。配钥匙,一次一两块或者5元。修鞋,钱随便给。”老街坊们说,老彭做生意不图钱,“这里是个三岔路口,要是人缘不好,他也留不下来”。
平凡的生活备受关爱
20年前,彭立彬老家的房子被大雨冲塌,彭立彬决定带孩子到郑州。后来,在徐寨花40块钱租了个只能放下一张小床的地下室。最终,在北林路街道办事处院校社区的照顾下,老彭在茂花路与金台路交叉口开了个便民服务亭,一干就是六七年。
这就是老彭两口子的“房车”
老彭两口子的家就在这辆中巴车上,车尾4个座椅就是他们的床,车头,是储藏室。车厢,是小卖部。今年5月16日,亭子被拆除后,老彭“旧情难舍”,借来一辆废弃的中巴车,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又在这儿安起了家,当然,这中间也得到了办事处的很多帮助。
夜幕降临,路灯下“街坊四邻”聚在老彭的“房车”旁唠起了家常。
老彭干活认真:“能干的就干好,不会干的咱不糊弄人家。”
“我不舍得走,自打办事处成立,我就在这儿了,要真走了,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老街坊、老邻居、老主顾。逢年过节,办事处的领导都会给我送来慰问金、慰问品。”老彭说,放眼郑州,比自己困难的人还有很多,受社区关爱、受邻居关照,自己没有理由不自力更生。
平静的内心蕴涵希望
今年,老彭的两个孩子同时通过成人自考,顺利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这也是老彭夫妻坚持留在郑州的理由。“孩的娘不识字,我念罢初中就下学了,20年前我带着俩孩离开老家,我就有个计划,只要他们愿意读书,再苦再难也要供养他们。”老彭说。
采访结束时,“爱笑”的老彭将记者拉到“车房”一角,说出自己的愿望:他能在工地以车为房,得到了办事处等的不少关照,看惯了老街坊的笑脸,听惯了车水马龙声的他,只想一直守在这个三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