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车友中,冯小舟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房车的改装及功用。他称他的自行式房车与拖挂房车为中国第一辆拖挂式的救助方舱和中国第一辆自行式养老救助车,专门用于服务老人。冯小舟的自行式房车上以救助为目的,对车上的床铺和座椅进行了创新性改装,并在车上装有救助设备和急救药物。围绕拖挂式房车,冯小舟主要围绕打造老年康养环境进行的改装。两辆房车的改装让人印象深刻,车辆存在的目的也让人动容。
以下为他的采访实录:
大家好,我叫冯小舟,来自于北京,是个“红三代”。我爷爷是跟着共产党进的北京,所以大家看我饭盆上的字就知道了我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现在就职于国家机关老年大学,是个给老头老太太们上课的公益教师。我在雍和宫还有个小店,售卖一些佛珠、手串等。
我拥有中国第一辆拖挂式的救助方舱和中国第一辆自行式的养老救助车,专门在社区为老人服务,希望老人能借助房车及相应的设备,得以安养天年。我的工作单位隶属于中国保健协会志愿者专委会。
我的拖挂属于东润阿克米第一批房车,是样车。客观地说,存在一些瑕疵,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辆房车。为什么呢?因为厂家服务好啊!他们几乎满足了我在车上的全部需求,且承诺了终身维修。
我买这辆车纯粹是为了工作。因为我为社区工作,所以平时会将车停在社区。如果老人出来晒太阳,可以来我这儿,我能保证他们有水喝,有一些急救药品,也有一些能量餐等。除了物资方面的支持,我也会借助房车为老人提供心理慰藉及认知提升方面的服务。我会在房车上为老人们授课,其中讲得最多的课是“智能手机如何使用”的课程。我的观点是,看一个老人有没有落伍,就看他还有没有在使用我们正在使用的东西。
最初我设计改装自行式房车,主要是为了带我爸爸去他没走过的名山大川,但因为药物副作用,我父亲患上了重症肌无力,所以这辆房车大部分时候便成了专为养老院的老人服务了,给他们提供一个无障碍出行的方式。在这辆房车上,我安装了一个可自动升降的座椅,可以保证行动不便的老人自由上下车。
我觉得我这辆拖挂的后开门设计得很妙,将它放下就可以形成一个露台,在上面放一个茶桌,四周放上坐垫,它就成了一个可置身于自然的茶室。我一直认为茶特别有意身心,在功效上可以解毒,与伙伴共品香茗的社交作用又可以愉悦身心。
房车里我也做了一些改装,将他改成了我的一个工作台。比如,床铺晚上放下,它就是一个可供休憩的舒适之地,在白天将其掀起,它便成了工作台。我在这儿可以给老人们通过线上进行授课。
房车很好的地方还在于它可以丰富老人日趋黯淡的生活。人人都怕老。老一方面体现在身体的衰老,另一方面体现在了心失去了活力。而买了房车后,每天擦车,开车,修车,“折腾”着老人的身体的同时,也能活跃他们的内心,让老人的心重新获得活力和动力。老人开房车可以追逐更良好的居住环境,更健康的饮食,给自己的身体以更好的滋养,像冬天去云南、海南等。
我父亲进入老年后,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走在路上”。他用十年的时间重走了长征路,在长征那条路上去采访了所有有历史遗迹的地方。拍摄了上万张照片,出了一本大画册叫回望长征。中国党建出版社出版的,当年还在军博办了展览。这些事情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真正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趟旅程也圆了我爷爷的梦,我爷爷当年是129师的文书,国家重要领导人刘少奇的文书。爷爷退休时也想重走长征路,但是当时条件不允许,也就没有圆梦,这个梦我爸爸帮他圆了。
我现在通过房车为老人提供了便利,通过走更多的路,也算帮我爸圆梦了。我通过8年的时间,完成了6趟万里行的旅程,1人1车1个月1万公里。每次旅程我会带上一些老人,都是一些70岁以上的老人,带他们上山,带他们进藏。有人说我如何保障老人的安全。这方面我是有信心的,因为我车上有保障设备,也有急救药品,如速效救心丸等。在这里我也想呼吁普通的房车玩家,最好在房车上放一些急救药。
除了用来旅行,我觉得每个社区都要有一辆房车常驻。如果社区有老人遇到突发情况,可以用它将老人拉到医院,而不是等救护车。因为小汽车老人在不折叠的情况,坐不进去,而我房车上改装的座椅,是可以推至老人床边的。
国外有一部电影叫《爱在记忆消失前》,里面讲的老夫妻一个为癌症患者,一个患有重度的阿尔兹海默,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们没有痛苦地终老在医院,而是开着房车出走,让自己的人生度过最后的幸福时段,最后终老在房车上,我觉得着是幸福的。我也希望通过房车能给更多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