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房车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国房车及营地行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各类房车制造、租赁公司及营地项目纷纷上马,国内各地营地展会、协会活动层出不穷——这是继背包客和自驾热后,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又一次全民化、商业化大潮。
然而与国外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相比,中国的房车旅游尚处起步阶段,其中房车营地建设更是缺乏经验。细数国内现存营地,小编总结出其发展过程中共存的“七宗罪”:
✘一、营地数量过少
仅从数量上看,欧洲有2万多个营地,美洲1万多家,日本3000多家,澳大利亚4000多家,台湾也有800多家,而中国大陆仅有80多家标准的营地[1],且具有地域集中性,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京津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相比全国1.5亿辆以上的汽车保有量,目前全国已建成的营地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旅游需求缺口,更缺乏连带效应,无法带动房车生产、销售等产业发展。
✘二、营地规划简单粗暴
房车,即“车轮上的家”,与之匹配的营地也要满足户外旅居的基本需求。除集景区、娱乐、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场所外,营地还应为房车提供全套补给的服务,包括停车位、饮用水、照明电、排污及安全防卫等设施。但目前能够完全达到这些标准的营地,在我国寥寥无几。
✘三、缺少社区活动
完整的营地就是一个社区的缩影。对比成熟地产开发商,富有“人情味儿”的社区氛围营造和丰富的社区活动,却是房车营地所普遍欠缺的。诚然,多数租住者抱着远离市区喧闹的目的而来,但缺乏邻里交往和互相了解的居住地,不仅更显冷清,也缺乏安全保障。
✘四、认购价格高昂
目前房车的租赁价格一般在1200元~1500元/日,加上路费、桥费、油费……日均消费可能高达五六千元!加上营地认购动辄几十万的喊价,既不能让游客无负担地体验一次,更吓跑了大多数普通收入的工薪阶层。营地定位堪比房价,即使有能力支付,相比保值能力更稳定的房地产,房车营地也只能吸引“不差钱”的上流人群。
✘五、地理位置偏僻
我国现有的房车营地多建设在城市郊区或乡村荒地,距离市区车程遥远;配套设施只有水电供应和一些简易的便利商店,生活极为不便,仅能作为节假日的一处休闲之地,完全无法满足日常通勤、购物、娱乐等需求。
✘六、空间无私密性
在许多投资方眼中,所谓“营地建设”不过是拿出一大片绿地,开上几辆房车,架好几条水管电线的功夫。尽管保证了每户空间宽敞透亮,却往往忽略了现代人居住最注重的私密性;空间功能划分的不明确,也大大浪费了土地资源。
✘七、投资模式不灵活
正如前文所述,高昂的标价使得国内房车营地多沦为富人的玩具,而将普罗大众拒之门外。即使有意“尝鲜”,粗放原始的经营方式、缺乏号召力的品牌效应、不明朗的回报周期……令更多人对于房车营地持观望态度,不敢投入。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房车营地的推广和完善,需要更多示范企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