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旅游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支持新型业态发展,培育区域旅游品牌,发挥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效应,拓展外来消费。
1. 扎实推进《北京市全面深化旅游综合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的制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对北京市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批复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做出的“深化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决策部署,市旅游委分三个阶段,在认真对照法规、深入开展调研、多方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北京市全面深化旅游综合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目前,正待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全力支持新型业态发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创新京郊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发展高品质、高水平、高附加值的特色业态,鼓励低空旅游、房车旅游发展。一是广泛开展乡村旅游新业态评定。全市11个区县、186家单位申报参评,涉及全部八个业态,经专家综合评定,共有135家单位达到新业态标准,涵盖了全部八个业态,其中最多的是采摘篱园,其次为休闲农庄和乡村酒店;山水人家、生态渔家和养生山吧的发展齐头并进,民族风苑发展迅速,京郊新业态各类型发展日渐均衡,京郊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游客到京郊休闲度假的空间越来越大,可选择的活动内容越来越多。二是进行乡村民俗旅游村户等级评定试点工作。市旅游委按照“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延庆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启动乡村民俗旅游村户等级评定试点,共评出星级民俗村30个(合格率63%)、星级民俗户910户(合格率72%)。同时,为加大乡村民俗旅游工作力度,市旅游委还协调延庆县有关部门出台了金融服务、奖励扶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持等乡村旅游的政策扶持措施,通过倾斜性奖励政策的实施,提升民俗户参与星级评定的热情,也促进了民俗户提档升级的积极性。
3.联手力推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一是共同举办了红色旅游联合推介活动。市旅游委多次联合河北、天津旅游局共同举办红色旅游联合推介活动,活动以红色旅游为主线,连动其他旅游要素,整合“三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了“三地”旅游协同发展。二是协调开通了京津冀旅游直通车和火车专列。开通了北京—承德、北京—北戴河、天津—山海关旅游直通车,并开通了贯穿京津冀的“大好河山张家口号”、“衡水湖号”、“西柏坡号”、“正定号”旅游专列。旅游直通车和旅游专列的开通,拉近了京津冀的距离,方便京津冀“三地”居民跨区旅游。三是开设了“京津冀旅游”信息服务合作平台和资源交易平台。利用手机APP和微信平台,发布京津冀旅游资源信息。同时,市旅游委和北京产权交易所共同打造的“北京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正式运行,该交易平台将为京津冀旅游资源市场提供包括投资、融资、流转、顾问服务在内的各类与旅游相关的综合服务。四是落地形成了一批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成果。北京市西城区旅游委与廊坊市旅游局共同加快推动京廊旅游合作进程;廊坊市旅游局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旅游委、天津市津南区旅游局建立了定期联系机制;北京市海淀区旅游委与秦皇岛市旅游局在智慧旅游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打造区域旅游互动示范区;京津冀“三地”多家旅行社组建的京津冀旅游营销合作联盟正式成立,打造统一品牌、互送客源。五是联合举办“畅游京津冀、骑乐无止境”联合推广活动。倡导低碳、环保、健康的旅游理念,带动“三地”间游客的互游互访;推出了 “1+X”精品骑游线路宣传册,即:一条贯穿京津冀的骑游主线及多条串联京津、京冀的主题骑游线路。
4.加大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宣传推广的力度,拓展外来消费。一是加强与海外主流媒体合作。新政策发布后,市旅游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先后与英国BBC、美国福克斯网络联盟以及韩国、朝鲜等国家级报刊加强合作,截止到2014年10月30日,北京边检总站共办理免签入境旅客已超过3万人次。二是加强专业媒体宣传。市旅游委在Facebook 、Youtube、Twitter等境外主流社交网络新开通账号,多平台联动宣传。借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海外落地平台,进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内容在内北京旅游知识竞赛,通过权威部门的答疑解释、推荐配套的旅游产品。同时制作72小时海外推广片花,在频道中循环播放。三是利用外国机场宣传推广。北京旅游宣传片7月中旬正式在英国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法国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连续31天进行循环播映。四是印制多语种宣传折页等宣传品,在中国驻外使领馆签证大厅、外交部授权的签证代办中心以及海外推介活动、展会上发放推广。五是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航空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利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航空订票系统(GDS),采取在北京国际中转机票预定置顶等措施,锁定美、英、德、法及澳新市场,面向境外机票购买商开展北京72小时入境免签政策宣传及。
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服务贸易高端化发展。
1.创新海外推介形式,推动北京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一是在丹麦举办哥本哈根欧洲歌唱大赛“北京周”活动。中国文化元素突出、北京地域特色鲜明的演出以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北京城市图片展等大受欢迎。二是借助美国NBA赛事,成功将北京旅游元素植入。“去北京旅游”醒目地出现在全美电视观众面前,中场休息时“免费北京4晚6日双人游”抽奖活动使得赛场气氛达到新的高潮。三是参加加勒比海旅游经济论坛,使“北京礼物”首次走进世界杯、走进南美市场,引发中外媒体高度关注。四是借助境外品牌节庆活动,发出中国和北京声音,突出北京元素。市旅游委将于2014年11月27日,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第88届梅西百货感恩节巡游上,组织北京旅游方阵,展示北京旅游形象。这也是美国梅西巡游88年历史上第一次允许外国及外国城市方阵加入。
2. 深入市场研究,大力发展了定制旅游产品。一方面开发和推广五类定制旅游产品,包括:中医养生文化旅游、特色节庆旅游、体育赛事旅游、文化演出旅游、精品文博旅游。编制中医养生、特色节庆、文艺演出、骑行地图等不同形式的定制旅游产品营销手册。另一方面拓展在线旅游营销方式。对携程、艺龙、去哪儿等国内知名的在线旅游企业进行调研,为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
3.完善服务机制,推进了会奖旅游市场稳步发展。一是中国会奖旅游城市联盟工作稳步推进。13个城市的30名代表一致通过并发布了《中国会奖旅游城市联盟——杭州宣言》。二是北京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联盟工作稳步推进。大力推广北京高端旅游资源,打造北京高端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强了业界的交流、交易和合作促进。目前,联盟成员已达200余家。三是2014年度会奖旅游奖励工作稳步推进。在前两年经验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扩大了资金覆盖面,面向所有入境社、在线旅游企业发布征集公告,并将对入境游带动力大的旅游团队、在线入境游产品、中医养生旅游产品、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等创新产品纳入奖励范围。
4. 充分利用展会及推介活动,促进高端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成功举办旅游产业发展论坛暨“京沪之夜”北京高端旅游推广活动、2014北京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等活动,集中推广和展示了北京高端会奖旅游目的地城市形象,同时为企业提供交易服务平台,取得良好的效果。积极参加美国奥兰多国际商务会奖旅游展(AIBTM)、西班牙欧洲商务会奖旅游展(EIBTM),并在意大利、希腊举办北京高端旅游资源推介会,邀请当地旅游机构、商务客户、当地媒体参加活动,推介以中医养生、体育赛事、文化演出、展览节庆为主题的北京高端旅游线路产品,推介“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和高端旅游资源。
三、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市政府关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寓审批于服务,寓审批于引导,努力为旅游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1.落实了承接国家旅游局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设立旅行社改为后置审批的工作要求,已经实现了新设立旅行社的“先照后证”办理流程。
2.规范了许可和非许可项目的管理。经市编办(市审改办)统一调整后,市旅游委行政许可事项共4项:设立旅行社、颁发导游证、颁发领队证以及 外商投资旅行社业务许可。非许可类审批2项:出境游名单表审核、外国人入境旅游邀请函审发。导游证现场办结率已经达到并稳定在申请总量的80%以上。
3.提高了窗口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对行政许可办事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端正服务态度,严肃工作纪律,提升服务水平,进行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
4.改善了行政审批窗口的工作环境。更新了“一站式”办公室等候区座椅,设置等候区;设立便民饮水处、意见箱;设置开放式文件架,摆放相关法规和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及相关表格;统一制作工作人员工牌;设立“一站式”办公自助查询系统和导游证自助年审刷卡机等电子设备;设立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宣传栏,并在我委网站公示有关工作事项的办事指南并提供表格下载服务。
四、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科技、医疗卫生、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1.突出文化概念,成功举办了“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办赛思路,联合市政府多个部门和多家院校、企业共同通过搭建平台,激发了旅游商品的研发和生产,带动了北京老字号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推动了一批科技领域、景区景点的优质旅游商品脱颖而出,进而极大地丰富“北京礼物”的产品系列。这次大赛,入围企业数量达885家、较上届增长208%,入围作品累计4961件、较上届增长184%。
2.挖掘中医资源,顺利推出了首都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中医养生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正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近年来,市旅游委与市中医管理局共同推出了21家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和7条中医养生旅游线路,内容涵盖中医医院、中药老字号药店、中医药博物馆等。
3.巧借传统优势,广泛进行了古村古镇旅游开发。市旅游委联合市农委共同出台了《京郊旅游发展纲要(2015——2020年)》(京旅发〔2014〕299号文),明确了推动京郊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的目标措施,研究制定了《北京旅游小镇发展规划》和《北京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规划》,依托京郊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深挖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合理利用京郊古村古镇,开发建设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旅游景观小镇。同时,注重京郊旅游村落环境的提升,重点推进了爨底下等传统村落村容村貌、建筑风貌、村落景观环境的整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