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黄河第一弯
阳方口
阳方口堡城,古代亦称漯源川,是内长城十八隘口之一。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为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山西巡抚陈讲所筑,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增修,堡城周长1公里左右。
阳方口北距朔州仅40华里,实为宁武关的前哨和要冲之塞。三关翰蔽,敌窥东西两路,必从阳方口攻入;每当大同有警之时,阳方口必驻重兵。它在军事地理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东可佐雁门忻代,西可援偏关老营,北可应云朔之急,南可固省城之防,是兵家必争、必防的扼塞要隘,故而在《三关志》称其为“晋北第一要地”,也有“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之称。也正是因此,北宋名将“无敌将军”杨业在此谱写了一曲千古传诵忠烈报国的壮丽乐章,后人传唱至今。
广武城
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广武堡有新、旧两座,新城紧傍长城而筑,旧城在新城西,居长城之外。据《代州志》载:新广武城,“洪武七年(1374)建,万历三年(1575)重建,周三里有奇。”新广武城,南面城墙基砖墙尚好,并有一砖券拱门,门额上有一石匾,因风化字不可辨。城东、西两面墙包砖被拆走,存8--10米高夯土墙,局部亦有圮坍。城北面墙大部分包砖被拆为民用。尚存夯土墙体和北门砖券拱门洞。北门城门同城门台连为一体,全为砖砌.
偏头关
“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明人崔镛的《偏头关》诗说明了偏头关在当时边防上的重要地位。这座偏头关,就是现今晋西北的偏关县城。西濒偏关河,邻黄河谷地,东倚芦芽山脉北端的黑驼山,地形东仰西伏,因称偏头关,亦称偏关。它是明代“外三关”中最西面一关,又有外关之称。早在五代北汉时置偏头寨,宋代因之,元时升为关。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O)筑起土关城,与内长城构成一套防御体系。万历三年(1575)关城再经改筑而成为一座要隘。
偏头关城建于黑驼山的山坳内,城周近3公里,四面环山,形若覆盆。关外有四道边墙:第一道称大边,在关外60公里处,东起平鲁县崖头墩,西抵黄河,长15O公里,无墙而有藩篱。第二道称二边,在关外30公里,东起老营鸦角墩,西至黄河岸老牛湾,南至河曲县石梯隘口。这道边墙实际上是外长城的一部分。第三道在关东北15公里,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长45公里。第四道在关南1公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今在黄河岸边桦林堡地段,尚存边墙约30公里,全部砖砌,高耸于河岸之上,甚为壮观。其余大部分夯土犹存。明时这关的防备严密性,比宁武、雁门二关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代这关实际上已处在北界。北接蒙古高原,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相对,内外长城在关东老营堡处相接。
初时,蒙古势力不断侵犯边界,稍后又深入鄂尔多斯内部,屡犯晋西北,这关首当其冲。《偏关志》称:“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全晋。”这话一点不错。
明弘治年间,蒙古鞑靼部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后,经常率兵南犯。嘉靖年间,其孙俺答数次入侵偏头关。隆庆初,蒙古兵再由偏头关西北侵入,进犯岢岚、岚县,并深入晋中地区,所到之处,杀掠殆尽。由此可知在明代中期,偏头关成了蒙古兵和明军较量的重要场所。
1.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2.请标注“有车”或“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