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可是3月的她,却堪比“塞上江南”。她,就是金川。这里的梨花,就像深藏于世外桃源一样,静谧而美好。从成都出发,一路往西,自驾走进川西的秘境。金川、丹巴、新都桥,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绝美的景色;神山、碉楼、藏寨,每一个词汇里面,都掩藏着神秘的故事,充满着无穷的魅力……
位于四川省大雪山支脉和邛崃山支脉之间的金川,有雪域高原规模最大的梨花奇景。三月梨乡,草长莺飞,沐浴着春日的暖阳,梨乡大地万亩梨花绽放,绵延百余公里的金川两岸,粉装玉砌,展现雪域江南的壮阔与秀美。
金川沙耳乡 一夜春风,梨花似雪
说起梨花,虽不及桃花妖艳、牡丹富贵,但是其素雅的芳姿和淡淡的清香却博得众多文人雅士的推崇。白居易用“梨花一枝春带雨”来形容杨贵妃的花容月貌,杜甫也有诗句:“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而在阿坝的金川沙耳乡,正是观赏梨花如雪的绝佳地方。
微熹初露,随着农家的炊烟袅袅升起,整个金川河谷仿佛置身仙境一般。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沙耳乡,静心感受着这片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
作为雪域梨乡,金川的梨树高大粗壮,枝繁叶茂,苍劲有力。每当梨花盛开的时节,满园春色,含烟带雨,飞雪蔽日,蜂蝶飞舞,人潮如织。风吹过,一树落英缤纷,淋一场梨花春雨,倒成了最诗意浪漫的事。
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农舍下、梨花间、梯田上的农夫已经开始辛勤劳作。对于他们,一年复一年,梨花的盛开不过是时节更替,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他们要的不过是守着一方天地,把家园打理得更加舒适,把日子过得愈加充实罢了。
观音庙 何须到拉萨朝圣
在许多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心里,毕生心愿便是要到拉萨的布达拉宫朝拜。而这座位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观音庙,被誉为“第二座布达拉宫”,因供奉四臂观世音菩萨而得名,几百年来朝拜者络绎不绝。所以,在许多藏民的心中,一生中若不能去拉萨朝圣,也一定要来金川观音庙朝拜,这是他们的毕生梦想。
在观音庙外长长的石阶上,可以看到前来朝拜的信徒,他们背着行囊,拄着木杖,一步一步接近心中的圣地,或在圣像前伏地参拜,或在经筒旁转经祈福,虔诚而执着,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一路蜿蜒曲折,一世悲欢离合,沉重的转经筒不停地转着。人总是要有信仰的,在这急功近利的年代,物欲横流的世道,信仰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多少人为了金钱,为了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倾轧,失了初心,也失了快乐。而在这雪山下,神庙前,仿佛心中的烦恼消失了,欲念减轻了,所有的一切都变得超然脱俗。
卓克基官寨 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在马尔康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卓克基镇上,有这么一个官寨,融入了藏汉民族精湛的建筑精华,还曾被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赞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这里总占地面积为5400平方米,仿汉式四合院,共有大小63间房,分别有围墙、高碉、照壁、牢房、官寨主体建筑构成。而且融合了当地藏族特色,让这里的民居看起来一点都不突兀。
走在官寨之中,浓浓的生活气息便呈现在面前。藏族妇女背着箩筐行走石阶上,挂在门前的五谷杂粮让灰土般的建筑多了点色彩,这里一切都是原始淳朴的模样……
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评选中国最美地方的活动中,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这些寨子或星罗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悬崖上,或在河坝绿茵间,不时炊烟袅袅、云雾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现在众人面前。
中路藏寨 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中路藏寨,在藏语中是“向往的美好地方”的意思,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初至中路,便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白色的藏房和金顶的寺庙在透蓝的天空下隐约可见,色彩缤纷却毫无零乱之感。
嘉绒藏族的民居碉楼掩映在盛开的白梨花之间,就像是仙境里的房屋一样,自然与生活融合,一点都不突兀。
相比于甲居藏寨,这里更为安静,在春天梨花盛开之时,在墨尔多神山的护荫之下,这里的一切都活色生香。形式多样的锅庄舞、庄严肃穆的古藏戏、华美艳丽的嘉绒藏服,在这儿全都看得到。在这里,恍惚间,有“梦里寻她千百度,置身桃源却惘然”的感觉。
甲居藏寨 丹巴风情美人谷
远远望去,甲居藏寨座落在卡帕玛群峰脚下,从大金河谷层层叠叠攀援向上,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坡上。以几户至几十户为一寨子,大多修建在向阳避风的坡梁上,一座座藏式楼房依山而建,房前屋后种满了梨树、桃树、杏树,地里种有青稞和油菜。春天的藏寨,繁花盛开,红、黄、绿、白各种色彩,与楼房外墙的红、黑、白三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画卷。
据说,居住于此的大多是嘉绒藏族。在川西境内,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甘孜州丹巴县、康定县,以及阿坝州的金川、马尔康等部分地区。他们讲着独特的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世代居住在这山川河谷之间。
梭坡碉楼 千碉之国
丹巴拥有全国最多的古碉楼,有“千碉古国” ”、“东方金字塔”的美称,而梭坡又是丹巴碉楼最集中的地方,从远处眺望这些高耸的碉楼,十分震撼!
这些碉楼从功能上大致可分为家碉和寨碉,家碉以户为单位,依房而建;寨碉以村或部落为单位,一般建于道路要塞、山梁高处,可作为防御。碉楼的碉基结实,基宽越高越窄,碉体用片石砌成,砌艺精湛。
从高处俯瞰,碉楼群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巍峨壮观,一座座经受了世代风雨侵袭、战争洗礼和地震考验的古建筑傲立在河谷两岸,悬崖峭壁之间,丝毫磨灭不了它那顶天立地的雄浑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