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七点驾车前行40公里,到达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塞尔维亚北部萨瓦河和多瑙河汇合处,此处也是潘诺尼亚平原和巴尔干半岛的相遇处。根据塞尔维亚人口统计,贝尔格莱德共有人口1,576,124人,是原南斯拉夫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巴尔干半岛第四大城市。
贝尔格莱德海拔116.75米,其核心地区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的右岸。然而随着发展,城市市域已跨越萨瓦河,新贝尔格莱德和泽蒙都位于河的左岸。贝尔格莱德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的交汇处,市区面积为359.96平方公里,而整个都市区面积则有3222.68平方公里。贝尔格莱德被认为处在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的十字路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约空袭遗迹。
1999年3月24日开始,北约对当时的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大轰炸,半个贝尔格莱德被毁,致使超过3500人遇难、1.25万人受伤,造成至少3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在这场空袭中,南联盟的许多政府机构、工厂、医院、电视台等都遭到了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为了纪念这场毁灭性的人道主义灾难,塞尔维亚将当时一些被炸建筑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这其中最有名的有南斯拉夫国防部大楼、内政部大楼以及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这几栋建筑都离得不远。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被炸的建筑虽然保留原样,没被炸到的部分还在作为办公室继续使用。和这几栋大楼在同一条大街上的还有被炸的南斯拉夫外交部大楼。
现在作为军事管理区,有军人站岗执勤。
圣萨瓦教堂坐落于贝尔格莱德老城区东部的一座丘陵上,建造始于1935年,出于种种原因,整个外部建造工程2003年12月才告结束,而内部装修至今仍在进行。教堂的周围是一处南北向的公园,园内花木错落有序,并有一组夹道式喷泉。
教堂坐落于公园尽头的最北侧,总占地1800平方米,采用了东正教常用的拜占庭式设计。但教堂主体有别于传统的拉丁十字形(横短竖长),而采用了四边基本等长的正十字形状,东西91米,南北81米,这就使得教堂自任何角度看去均显方正整齐,宏伟异常。作为每个教堂必备的钟楼,四座钟楼均匀镶嵌于十字形的四个直角处,与教堂主建筑合为一体。为突出正面效果,南方的两座钟楼略高于北部,其上共挂铜钟49口,其中最大的直径2.04米,重6200公斤,最小的也有150公斤,49口钟总重23755公斤,总值33万美元。每当钟鸣时分,四座钟楼一齐发动,悠扬悦耳的钟声传遍贝城。教堂通体以纯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晶莹坚固的质地确保了教堂的稳固与高大,也象征了教会的威严与圣洁。
公园的西侧入口处,一座巨大的青铜塑像屹立,他双手侧举,一手持圣经,一手紧握十字架。这就是圣萨瓦·奈马尼亚的塑像,教堂因其而得名。
卡莱梅格丹城堡地处贝尔格莱德城中心,在这里可以俯瞰萨瓦河和多瑙河的交汇口。这座城堡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城市城堡之一。
从1521年2月起,奥斯曼帝国占领并统治贝尔格莱德200多年,期间,这座城市经历过多次战火的洗礼,建了毁,毁了建,所以,城堡目前保存的建筑主要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几次重建并遗留下来的,但隐约也能看到古罗马和奥匈帝国早期的建筑遗迹。卡莱梅格丹,在土耳其语中即“战争城堡”的意思。
这也许就是古堡只所以被称之为“战争城堡”的原因所在——因战争而建,又因战争而数次被夷为平地,硝烟散去又开始重建,循环多次,直至二战结束---不,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还对贝尔格莱德轰炸了78天。战争,给卡莱梅格丹城堡、以及整个贝尔格莱德打下来最为深刻的印记。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这是塞尔维亚政府建的纪念碑。
999年北约轰炸前南斯拉夫,半个贝尔格莱德被毁,同年的5月8日美国B-2轰炸机发射使用三枚精确制导炸弹或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击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
被毁的大使馆现在已经拆除,剩下一片草坪以及一个纪念碑,有很多中国游客前往献花。这里正在计划兴建一座中国文化中心。
铁托墓
铁托墓也叫做“花房”,是南联邦著名的领导人铁托的墓地,之所以叫做“花房”,是因为墓的周边一直被鲜花环绕着,然而现在,在墓的旁边围绕着的是却是白色的岩石。铁托的全名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25日生于克罗地亚的库姆罗韦茨村。
塞尔维亚的人民很尊重铁托,由于铁托的领导,当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黄金的时代,国家有地位,人民有尊严,至今人们都会去铁托墓上献上自己的鲜花,以表示对铁托的怀念。
中干在铁托墓园休息到下午三点,驱车向保加利亚开进。
夜宿超市停车场。
(文章来源:纯小数陈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