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RV特别报道】2012年5月4日上午9点,21RV网友“长老也”与“老骥伏枥”的“快乐老人,万里旅行” 简短而又充满激情的出发仪式在大连星海广场华表附近举行。长老也在结束了中国及东南亚的旅程之后,又与河北网友 “老骥伏枥”踏上了亚欧之路!
62岁学开车,63岁准备开房车进行沿海岸线旅行。2010年9月13日,张志武老人准备和老伴用一年时间沿海岸线南下东南亚,一路旅行并普法的事。12日,一切准备就绪的张志武在亲戚、邻居、同事的欢送下,和老伴踏上了旅程,开始了他们的圆梦之旅。
长老也在自己的房车侧面贴了一张大大的亚欧国家地图,将自己行走的线路标注出来。按照计划,他和老骥伏枥将首先一路向北,从中国满洲里出境,然后经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法国,最远到达西班牙。途中,张志武和马春生将根据签证和时间,争取从法国进入英国伦敦,实现现场看奥运会的梦想。在返程的设计上,他们基本不走回头路,从西班牙出发后,将先后经过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最后从中国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入境,回到国内。预计驾车全程将长达3万公里以上,今年国庆节前将返回大连。
亚欧房车之路从现在开始!。
5月13日 贝加尔湖
今天要早一点走,还没洗脸吃早饭,我们就出发了。俄罗斯公路两侧有很多小饭店,路边都有提示牌,只要看到一把叉子和一把餐刀,那就快到小饭店了。七点多钟,该吃饭了,正好路边有一个饭店,我们就把车拐进饭店停车场。六个5升纯净水水桶,只有两个还有水,该补充了,老马建议把暖水瓶也提去,要两壶开水。我拿了两件小礼物,提着水壶先进了饭店。饭店不大,有七八张方桌,店主人是一个布里亚特妇女,没说别的,冷水桶、热水壶全加满。我和老马商量了一下,觉得应当品尝一下小饭店的早餐。可是吃什么呢?有套餐,但都是俄文,看不懂。随便比划了一下,请老板娘安排。不过面包是我点的,俄语面包是“赫列巴”,这我懂,牛奶不会说,把两只手放在头上学牛叫,老板娘笑了,点了点头。不一会儿,早餐端上来了,每人一杯奶茶、一小块面包、两个布里亚特肉包子、一份小菜,共计182卢布,合人民币大约38元。
路边饭店都有公共厕所,和我们农村的一样是旱厕,木板搭的,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的M,是男的,另一扇门上写的俄文ж,那是女的,我们是观察了好几天才知道的。头一天老马就走错了门,好在没撞上别人。
饭店的水用的都很仔细,给我们水桶加的水是从一个大盆里舀的,洗手的地方也很特别,在水龙头下方有一个小塑料桶,通的下方中间有一个开关,用手往上一顶,水就漏下来,很不方便,但是节水。这些饭店离城市都很远,估计是从井里打的水,不是自来水。以后尽量不向他们要水了。
大约走了100多公里,突然发现贝尔加湖突现在眼前,找了一个可以停车的地方,我们穿过一个居民区,越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到了湖边。远处深蓝色的湖面,被怒吼的狂风卷起千层巨浪,排山倒海的向岸边涌来,浪涛呼啸,震动心魄。近岸是没有融化的冰,随着波浪不停的起伏,仔细听,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冰块互相碰撞着、摩擦着,发出好像高脚酒杯轻轻相碰的声音,非常悦耳。举目远望,对岸山脊耸立,浓厚的云层压在天空,给这个世界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据资料介绍,贝加尔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79.4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4米,最深点1680米。湖面海拔456米。贝加尔湖湖水澄澈清冽,透明度达40.8m,其总蓄水量23600立方千米,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总和,约占地表不冻淡水资源总量的1/5。假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水源,其水量也够50亿人用半个世纪。
贝加尔湖的神秘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深度,还在于湖中生活着鲨鱼、海螺、海豹等海洋生物。在远离海洋的贝加尔湖中,这些海洋生物从何而来,至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贝加尔湖”曾在匈奴和鲜卑的控制范围之内,名曰“北海”,到了唐朝前期,“贝加尔湖”成为大唐帝国版图的一部分,后复归突厥,蒙元时期,“贝加尔湖”又划入蒙古帝国版图,直到满清时期,“贝加尔湖”才被沙俄控制。
2100多年前,苏武牧羊的北海其实就是贝加尔湖。
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着贝加尔湖修建,火车来来往往,非常繁忙。这条铁路和并行的M55号公路,是俄罗斯通向远东地区的大动脉,也是观光旅游的最佳路线。沿途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森林密布,空气清新。越过一片片翠绿的松树,穿行在白桦林中,你可以最充分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我们被一幅幅如画的风景吸引,不断停车拍照,走走停停的,到了傍晚,离原定的目的地伊尔库兹克还有100多公里,而贝加尔湖即将离我们远去。最终舍不得,在离湖岸最近的地方,我下了公路,顺着一条小路走不远就到了湖边。湖边有一块很大的平地,把车停好,我迫不及待的找出钓鱼竿,直奔岸边。岸边都是大石头,有两个俄罗斯老头站在大石头上钓鱼,我观察到,他们用的是海竿,有渔轮,可以把鱼钩甩得远一点。钩很小,是假饵,还不时把一种很小的贝壳类的东西打到钓点诱鱼。原来这是他们的钓点,外人不能染指。我是一根小手竿,太短,鱼钩又太大,还不能打窝子诱鱼,看来钓鱼无望了。老马看我不能钓鱼,替我着急,从车上拿了一瓶二锅头和一大把花生米,和其中一个老头对饮,老头喝高兴了,老马趁机向他要了几个鱼钩,我换上鱼钩,另找了一个地方开始钓鱼。钓鱼不打窝子那是白扯,钓了半天,一无所获。天要黑了,俩老头要走,一人检了几条鱼给我们,一种大一点的,想梭鱼,一种小一点的,像嘎鱼。老马说他不会做,于是我上灶,做了一个酱焖鱼,老马没吃过这种做法,忙不迭的说好吃好吃,连鱼汤都喝了。
天要黑了,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风息了,浪也小了,像大海一样,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岸边,一波又一波冲刷着岸边黑的、白的卵石,发出哗哗的响声。几个俄罗斯年轻小伙,开一辆拉达车,要到湖边烧烤,看到我们,非常亲热,和我们又搂又抱,先是在我们车前合影,觉得不够劲,又叫我们和他们一起坐在那台破拉达机箱盖上合影。他们四个男的去湖边,一人开车,另外三个人不坐在车里,而是坐在机箱盖上,手舞足蹈,大呼小叫,不知开车的怎么看路,只见车子晃晃悠悠的还真开到了他们要烧烤的地方,几个姑娘早已把篝火点着,在等着他们呢。
我们停车的地方有一个漂亮的小屋,院子里的草坪修葺的整整齐齐,估计是一个水文站之类的单位。一个老头值班,老马和他唠了几句,语言不通,但意思却明白,老头让我们放心,这里有灯光,有他值班,很安全。
我们在贝加尔湖畔露营,听着波涛入眠。
5月15日 伊尔库兹克
为了安全和蹭网方便,昨天我们把车停在一个银行附近。晚上银行下班以后,过来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是银行,为了安全,请我们把车移到稍远一点的电影院旁边。我们只想自己安全,但是没想到银行为了自身安全,对闲散车辆、人员也有戒心。设身处地想一想,银行让我们离开是正当的。我拿出名片给那个人看,那个人英语很好,我告诉他我是律师,他笑着点了点头,显然对我增加了信任感。我问他银行名字怎么读,他说“姆达姆”,他还用英语告诉我,他们银行在北京有办事处,以前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天天用Office,这个词我能听懂。
电影院离银行只有几十米,有很大的免费停车场,停车没问题,很安全,而且离马路远,反倒比路边安静多了,但是离银行远了点,蹭不上网了。不过蹭了快一天了,也该见好就收,不能太贪婪。
没事,早早就上床休息。这两天确实有些疲劳,一觉睡到大天亮。和老马商量,还是早走,车少,路况好,在路上找饭店洗脸上厕所吃饭。昨天去超市,买了两大桶牛奶、四小盒酸奶、两张俄罗斯煎饼,两个小菜,一共花了212卢布,昨晚没吃完,剩下的早饭也够。
我照例检查车辆,右前保险杠被前车卷起的小石子儿砸裂了,用502粘,缝太宽,没粘上。为防止裂痕扩大,用单面胶封住。检查底盘,突然发现左后轮漏油。去年6月份在保定保养一次,是右后轮漏油,换了一根半轴。这次是左后轮漏油,必须修理,不能将就,不知是不是和前两天雨雪天气有关系。出国之前长城公司给了我一份他们在俄罗斯各地的代理商名单,我拿出来一看,伊尔库兹克有两家代理商,地址电话都有,可是怎么才能找到呢?这时开过来一辆本田车,老马挥手将车拦下,我拿着联络表,指着代理商地址问路,那个司机人很好,连说带比划耐心的给我们指路,可是说了半天,鸭子听雷白费劲,根本听不懂。我拿出笔、纸,让他画图,显然路比较复杂,画图不是好办法。这位异国老弟灵机一动,拿出他的导航仪,问我有没有,我连忙把我的导航仪拿出来,可是这个导航仪离了电线就没电,打不开,再说了,即使打开也是英文的,也找不到代理商。后来这位老弟手一挥,让我们跟着他走。很快他把代理商地址输入他的俄文导航仪,找到了代理商的位置。他的车在前,我在后边紧跟,七转八拐,过了一座大桥,又走了很长一段路,估计快到郊区了,终于看到了长城车徽,我们顺利找到了长城代理商。停下车,我们千恩万谢向这位素昧平生的俄罗斯朋友表示感谢,送给他一瓶二锅头、一听茶叶、一个电子生日蜡烛,我还送给他一张名片,告诉他我是大连的,他说他去过大连,伸出大拇哥夸大连好,我说,下次你再去大连,一定给我打电话,我会很好的接待你,他听了很高兴。而我真的希望他能再次去大连,给我打电话,我好有机会报答他。
这真是好人处处有,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是好人多,出门在外遇到困难,总会有人慷慨相助。这位老弟自己的事不办了,跑了很远的路把我们送到长城代理商这里,一般人做不到。如果我在大连市中心遇到这样的事,要把需要修车的人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城边4S店,我也会犹豫。
因为怕再耽误这位好心老弟的时间,急匆匆的让他走了,很遗憾,没有让他留下姓名,不过我有他的照片,我会记住他的面孔。伊尔库兹克有两家长城代理商,这一家代理商叫做贝加尔汽车维修中心。时间还早,北京时间7点,俄罗斯当地时间是早上6点,而他们9点才上班。我们进了中心大厅,大厅三面是顶天立地的大玻璃窗,宽敞明亮,迎面一个照壁上镶嵌着一个大大的长城车标,摆放着三台漂亮的长城风骏H5越野车。在国外看到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专卖店,备感激动和自豪,国产车也能和洋品牌一样在异国他乡站住脚,这是国人的骄傲,难道我们不应当向长城公司致敬吗?维修中心人员对我们很热情,为我们打自来水、烧开水,请我们喝茶。卫生间很干净,一尘不染,有冷热水,我洗脸刷牙还洗了头,非常舒服。
当地时间8点多钟,来了一个领导模样的人,问我车有什么毛病,我用手指了一下左后轮漏出来的油,这位头头伸手用手指头抹了一下油,然后闻了闻,又问我车重是多少,我告诉他是3吨。他打开车间大门,让我把车开上了架子机。
很快,左后轮拆下来了,果然不出所料,还是半轴出了问题,因为磨损而漏油。维修人员告诉我,需要用电焊补上凹陷部分,然后找平再装上轴承。我表示同意,因为在俄罗斯找到赛铃半轴不太容易。互相不懂对方语言,这一切都是用手势和画图完成的。
中心没有专用电焊设备和技术,他们把半轴带出去外加工。这种损伤,在中国可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换件,我没想到,俄罗斯人会建议用电焊修补。不知补焊以后的半轴性能会怎么样,我不懂,也许国内也有这样修半轴的技术?如果补焊以后的半轴和新的一样好用,那可是体会到了俄罗斯工业技术的先进。
用老马的国际漫游手机给长城公司刘总发了短信,通报了情况,刘总非常重视,安排公司俄罗斯市场部懂俄语的人给贝加尔汽车维修中心打了电话,问了情况。确认这种维修方法是可行的,是不换件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
除了半轴以外,可能因为天天开大灯,灯泡受不了,左侧大灯和雾灯都不亮了,维修中心为我换上了新灯泡。
车子架起来了,还有工具,多好的条件,趁工人在后边忙活修半轴,我把前保险杠卸下来了,用砂纸把裂痕里边打磨平整,又在车间里捡了一块厚塑料片,用壁纸刀裁成条,也打磨干净,然后在保险杠里面用502胶水粘到破裂的地方加固,这样裂痕就不会继续扩大了。把保险杠又原样安好,我好有成就感。
北京时间晚上7点,车终于修好了,一算账,连买灯泡再加上外加工补焊、工时费,共计折合人民币才798元,并不算贵。
天色已晚,不能走了,问维修中心是否可以在这里住宿?中心同意。如此,今晚就在这里过夜了,大门一锁,还有人值班,可以安心睡大觉,养足精神,明天到图伦。
5月16日 图伦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
昨天晚上指着我的手表和维修中心值班的小伙子约好,早上七点出发。早上七点,当地时间是六点。小伙子以为我的手表是当地时间,很高兴不必起得太早。今天早上我们在当地时间五点多钟就起来了,但小伙子还在睡梦中,院子大铁门紧锁,只能等。等了不到半小时,老马说,有车来了,小伙子可能接到电话,要开门了,真是好机会,我们可以早点出发了。
出了大门不远是一个加油站,昨天油箱的油已经不多了加油,先去加油。这两天已经习惯白天开大灯,但是停车的时候总是忘记关灯,有好几次都是俄罗斯司机看到提醒我,才把灯关掉。时间长不关灯,蓄电池电会耗光,没电的后果很严重,发动机就打不着火了。昨天修半轴,顺便把坏掉的左大灯和雾灯换成新的,因为反复试灯,把电耗光,车修好以后接上充电器才把车打着火。本来电瓶电就不多,在加油站加油的时候,我又忘了关大灯,等加完油,一打火,发动机哼哼几声罢工了。怎么办?只能求助当地司机碰一下点。我拿出车上备用的电缆,打开机舱盖,红线夹在正极上,蓝线夹在负极上,这样虽然语言不通,俄罗斯司机一看就会明白我需要什么。正好,加油站旁边有一辆小车,司机是一个小伙子,坐在里面好像在等人,老马过去求他帮忙,小伙子二话没说,把车发动起来,噌的一下子把车开到我的车前,一脚刹车停住,打开他的机舱盖,指着我的红色电极,在手上划了一个加号,我明白他的意思,连连点头说“嗒嗒嗒”,小伙子指着他的蓄电池的电极让我把正极接上,两根线都接好,我回到车上,钥匙一拧,发动机高兴了,欢快地叫了一声,又开始正常工作了。
当然要感谢,拿了一个小礼物送给了这个可爱的俄罗斯小伙子。
我带的俄罗斯导航仪经常找不到星,这次也是。可是要出市区,是最需要导航的时候,它不干活,找不到出市的路,很麻烦。没办法只好问路。打听好多人,走了很多弯路,最后导航仪终于找到星,才带我们到了M53号公路,我看到了指路牌上的俄文写的克拉斯诺雅尔斯克。上高中学过两年俄语,俄文字母还认得一些,这次到俄罗斯真派上了用场。路况很好,双向四车道,中间有隔离带,有平面交叉,近于高速,车子可以开到100公里每小时。但准高速公路只有二十多公里,好日子很快就过完了,以后的路又变成了双向单车道,不过路面还可以,虽然不是那么平坦,但是可以接受,车速也可以达到80公里每小时以上。
出市区不远,看到一个人站在路边,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右手伸出来,伸出大拇哥,我明白这是要搭车的背包客,立即减速停车,意外的是搭车的小伙子张口一句“你好!”让我分外惊喜,这个人竟然会说中国话!连忙和老马商量,收留这个背包客,老马说他到后边,叫小伙子坐前边副驾驶位置。小伙子看着很年轻,长着一头金发,留了一把山羊胡子也是金黄色的。刚收了个小伙子,又看到前边还有两个美女伸手要搭车,问老马,老马说一个就行了,他在后边看不到是两个美女,如果看到肯定同意。这时一辆大货从我们身边超过去,在美女前边停下,把她们接上了大货车。
我和小伙子唠嗑,问他会说几句中国话,他想了想,说“你好”“谢谢”“你去哪里”“很好”“米饭”“汤”“中国”“法国”“英国”“俄国”“德国”……再就是他去过的几个中国地名。我又问他会说几国语言,他说他会“法国”“英国”“俄国”话。我问他名字,他说他叫马提尤,25岁,法国人,家在马赛。
伊尔库兹克气温好像比我们经过的那些地方要高,从伊尔库兹克出来以后,进入森林公路。突然竟有几分激动:白桦树已经抽出了嫩芽,大地已变得一片葱绿。公路两旁是广袤的森林,无边无际。森林里主要树种只有西伯利亚松树和白桦树,其他树种很难看到。这两种树有时独立成片,有时间杂生长。松树叶子好像我国南方的杉树,颜色特别的绿;桦树的叶子刚刚冒出来,是嫩黄的颜色。松树主干上部和枝杈都是金黄色,白桦树则是通体雪白。然而仔细看,两种树的主干接近地面的部分都是黑色。我分析判断,很可能是火烧的。两种树都笔直挺拔,密密的挤在一起,只是松树的树干显得更为粗壮一些,而白桦树则有些柔弱。松树像英俊高大的小伙,桦树则更像婀娜多姿的少女,两种树混杂生长,就好像亲密恋人互相依偎在一起,任凭狂风暴雪肆虐,任凭熊熊烈火灼烤,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树下除了嫩绿的小草,还有成片的野杜鹃,朝鲜人称为金达莱,我国北方人称为映山红。正是花开的时候,就像一片巨大的红地毯,铺在恋人的脚下,红红火火,更为这色彩斑斓的美景增添了浓重的一笔。行驶在这无边无垠的森林里,你的心里只有感叹和赞美,只有平静和纯真,只有一个想法,变成一滴水,融入这里的土地。
看到美景就会抑制不住冲动,接连两次停车拍摄。
那个搭车的法国小伙子,终于耐不住了,走到我跟前,轻声对我说他要赶路,又不想耽误我们拍照,所以提出要另外打一辆车走。我们表示歉意,也尊重他的意见,帮他把背包拿下车。毕竟和我们一起走了一段路,临分别,我把我的那面“快乐老人欧洲行”的旗拿出来请他签名,又送给他一个小礼物,互道珍重,挥手道别,小伙子背起背包向前走,边走边回头张望,看到有车来就把手伸出来,竖起大拇哥。他刚走了不几步,手伸出来还没有五分钟,就有一辆轿车停在他跟前,把他和他的大背包一起载走了。我们继续拍照片,意犹未尽,想到前边还会有美景在等着我们,就恋恋不舍的重新上路。刚跑了大约五公里,一转弯,看见那个刚刚离开我们的法国小伙子又站在路边搭车,原来他刚才搭的那辆车走另外一条路,不得已他只能再次搭车,而这条路车不太多,也巧,他又遇上了我们。再次见面,大家已经不陌生,原位坐好,继续向前开。
已经过了中午,我和老马都饿了,我们决定到图伦以后在路边店吃饭,然后再向前赶一段路,把修车耽误的时间追回来。俄罗斯公路两侧有很多小饭店,但不像中国的路边店那么密集。在路边店可以洗漱、上厕所,还能补充一些水,晚上在路边:停车场过夜也行,对我们开房车的人来说比较方便。
我们问马提尤要不要一起吃饭?他摆摆手说,他要赶路,不行耽误时间,我们再一次告别。
吃午饭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留待以后再说。
小饭店没有图片和实物,只有俄文菜单,我们目不识丁,两眼墨黑,不知吃什么。后来我灵机一动,要来纸和笔,先画了一个牛头,打了一个叉,意思是不要肉,女服务员点点头:“嗒”,在花一个菜叶,女服务员摇摇头说“涅”,我又画了一条鱼,她又说“涅”。这可怎么办,拿起菜谱胡乱一指,就第二个菜吧,又要了“赫列巴”(面包)和茶。等菜端上来,我一看,是我们最不想吃的烤肉,倒是实在,一人五大块鸡蛋大小的牛肉。没办法,吃吧,我吃了两块,还有三块实在吃不下,用纸包好,拿回车里,放进了冰箱。
吃过饭,继续上路,跑出大约二十公里,第三次看到马提尤站在路边。二话不说,把他第三次捡到车上。上了车,我对马提尤说,教你一句中国话:“缘分啊”。马提尤莫名其妙,我向他解释,捡了他三回啦,这在中国就叫缘分!他似懂非懂的笑了。
这一次马提尤再没着急,死了心和我们一起走。
大概离伊尔库兹克一百多公里,前方天空变得雾蒙蒙的,马提尤把车窗开个缝,用鼻子嗅了嗅,然后说,森林着火了。我们不太相信,继续往前开,没开多远,透过滚滚浓烟,果然看见前边森林里冒出了火光。赶紧把车停到路边安全的地方,我喊老马快下车拍照!抓起相机就往着火的地方跑。这样的情境,可遇不可求,以前经常看到电视里的俄罗斯森林大火,难得亲眼见到,不把它拍下来太遗憾了。到了着火的地方才发现,不像想象的那么严重,燃烧的都是地上的枯枝败叶,也有个别倒下的枯树,窜出挺大的火苗子。火只能烧到树干底部,烧不到上边的枝叶,所以虽然大火烧过,那高高的松树、桦树都不会被烧死,只是根部的树皮被火燎黑而已。这印证了我之前的判断,树干底部的黑色是大火烧出来的。俄罗斯人明白这一点,所以眼看森林起火也不去救,只等它自销自灭。因为有公路穿过森林,形成了防火带,大火只能烧到公路边,一边着火了,另一边却没事。
今天开了十多个小时的车,到半夜11点在一个路边店停车时,共跑了785公里。上午天还挺好,艳阳高照,气温很高,热得不行,我把外衣都脱了,只穿了一件短袖体恤。可下午老天就变了脸,开始下雨,到了晚上又变成了雪花,气温从零上32度陡降到零上8度。上午太热,我把冷风打开,下午又冷,冷风又转换成暖风,一天之内经历了酷暑和寒冬,俄罗斯的天气真让人难以适应。
我对老马说,天气不好,又这么晚,马提尤没地方去,就和我们在一起睡车上吧。老马说,这小伙子这么年轻,比我们的孩子都小,哪能让他去遭罪,和我们一起挤一挤吧。我对马提尤说,晚上一起在车上吃饭睡觉,OK?马提尤笑着说OK!这洋小伙子到挺能将就。晚饭是方便面,一人一大碗,还特别照顾马提尤,把我中午没吃完的肉都给了他。马提尤显然很熟悉中国的方便面,而且还会熟练地用筷子,闷头吃,狼吞虎咽,老马心痛地说,看把这孩子饿成什么样了。
停车以后,马提尤小心的从他的背包里拿出一张世界地图,指着他画的黑色线条,说着他经过的每一个地方。写写画画带比划,国语、英语、俄语一起上,我们知道了我们在路边检了三次的这个法国小伙子,可是一个真正的牛人。他从2010年1月出发,一路背着大背包在路边搭车,从马赛出发先去德国和东欧一些国家,经过土耳其去叙利亚、伊拉克、约旦,再到北非埃及、苏丹,又到沙特、伊朗,经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到中国新疆的喀什,又经西宁、成都、昆明到了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再到贵州、重庆,还去过武汉、南京、北京,最后经过二连浩特进入蒙古,又入境俄罗斯,也是经过赤塔、乌兰乌德到了伊尔库兹克,至今已经走了2年4个月,一路都是搭便车。我问马提尤,搭车等待最长时间是多久?马提尤听明白了我的意思,把拇指和食指靠近,说:“一点点”,他的意思是说搭车很容易,只要等一点点时间就可以搭上车。他对我说,只是在蒙古没有那么好运气,因为蒙古汽车很少,公路上看不到车,哪里去搭车?只好步行。我问他这两年花了多少钱?他用笔写了欧元符号,又写了个7000数字。两年多走了半个世界。才花了7000欧元,这小伙子真不简单。他告诉我,他注册了沙发客,为了省钱,他不住宾馆,住帐篷,有时住在沙发客家里。有时住帐篷,遇到好心人邀请,就到他们家里住一宿。
吃过饭,到饭店打来热水洗过脚,抓紧时间上床睡觉。我安排马提尤睡中间,因为他个子高。怕晚上冷,我又把电褥子接上电源,马提尤打开他的睡袋,钻了进去。我们三个人挤在一张床上,并不显得很挤。看着马提尤那张洋面孔,有一点怪怪的感觉:从未想过此生还会能和洋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这世界真是不一样啦!
不同宗族、不同皮肤、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人竟能如此和谐的睡在一张床上,亲如父子,情同手足,这一切都是源于一个字,那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