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10月3日至10月24日,历时22天。
行程:3050公里。
路线:台州—东阳—诸暨—桐庐—千岛湖—建德大慈岩—兰溪诸葛村—龙游—歙县—黄山—九华山—安庆—天柱山—岳西—武汉—鄂州—黄梅—九江—景德镇—婺源—衢州—金华—台州
东阳卢宅
记得小学时作文,喜欢把光阴写成“时间老爷爷”,也许这老爷爷过于龙钟,步履实在太慢,那年月盼放假盼过年盼得实在很苦。谁知道自己渐渐老了以后,就开始觉得这老爷爷不知不觉的变年轻了,脚步也突然加快了,一年一年很快过去,甚至快得教人来不及说声再见。的确这样,今年上半年到北方转了一大圈,五月份返回后处理些杂事和整理游记,一转身就过了中秋节。心想,再不抓紧出去,天冷了不少秀色要凋谢了。
赶紧整理行装,2009年10月3日早饭告别故乡,开着自己的“房车”,向祖国的中部驶去。
出去次数多了,带着“家”出去旅游的经验丰富了,旅游计划没有开始时那样认真,先驶出去再说。反正带着“家”走,高兴去哪里就去那里,不管走到哪里心里都踏实,只要没去过的地方都想去。
中部之行第一站去东阳,还一笔情债。早几年多次路过东阳,始终没和张高选同学会面。后来在同学会上说起了此事,他埋怨我到了东阳为什么不给他打电话,还说东阳有个卢宅很值得一看。“值得一看”的前面加个“很”字,我想这卢宅肯定不错,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去看看。我的“房车”刚过了临海,就给张高选打电话。他很高兴,说他在家休息,到东阳后给他打电话,接我。
我走的是省道,过临海,到仙居右拐去磐安,然后一直驶到东阳。省道不收费,路况好,沿路秋色无限,加上几个月没出来了,一投身大自然便觉得身心都很舒畅。我们到东阳已经11点多了,张高选同学接到我们后先吃饭,饭后休息一会,然后陪我们去卢宅游览。
卢宅就在东阳市区,很方便。我们穿过高高的牌坊群,走进卢宅的大门,立即被这座不同凡响的宅院所吸引。我们首先进了肃雍堂,这肃雍堂原是卢家启示儿辈们好学奋进的地方,它遥遥对着南边的笔架山。这笔架山可不是一般的山,山虽然不高,但“云外插三峰,好安画石笔”,卢氏家族一直来把它看作家族兴盛的神脉。真的那么神吗?张高选同学领我们来到仪门,用手指着南面,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笔架山果然三峰峙立如笔架,恰好处于第一道门的门框以内。不要以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巧合,南宋初年,卢氏裔孙卢员甫迁居到雅溪,就是为了择笔架山的灵气,就是为了图四周雅溪环绕的秀气,他知道这是一块子孙兴旺发达的风水宝地。
也许卢员甫真的有先见之明,也许笔架山果真和卢氏家族有扯不清的干系。据统计,自明朝永乐以来,卢氏家族中举29人,涉足仕途150多人,平均4年就从这个宅院里走出来一个当官的,的确文章世家,官运亨通。不过,以卢家的社会地位论,离显赫尚有一段距离,家族中最大的官是布政使,相当于副省长。但有一点不得不服,古话说“富不过五代”,意思是说一般的人家,无论祖上创下了多么丰厚的基业,过不了五代都会败落,即使不是被外来的势力击败,也会被那些不肖的儿孙折腾个精光。但卢氏家族却不一样,一直是书香不绝,科举绵延,后代的儿孙不仅没有卖房卖地,反而不断的为卢宅添砖加瓦,连续兴盛了几百年,成为浙江的名门望族,这倒是不多见的,难道是真的沾了笔架山的灵气吗?
卢宅是1456年建造的,随着家族的不断发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说全盛的时候,从东阳县衙出东门,过叱驭桥,前往卢家居住的村子,迎面会碰到一座接一座体现卢家声势的牌坊。整个村庄以卢氏大宗祠为中心,由多条南北轴线组成,复荆堂、肃雍堂、树德堂三大宗支建筑呈三路鼎立之态,方伯第、五台堂、龙尾厅等六组建筑群环列四周,还有各色园林、书院、寺庙及牌坊点缀其间,声势的确不同凡响。当然,解放以后,不少牌坊和建筑被东阳的城市建设浪潮淹没得无影无踪了,卢家居住的大宅院也早已经融进了市区,成了闹市中无法分割又有点特殊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却被现代的气势挤兑得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显赫的样子了。
卢宅的游客不多,我和妻子转了二个多小时,拍了不少照片。说实话,尽管卢宅经历了500多年的风雨,显得十分老旧,但它的气质和神韵还在,似乎还看得见岁月的脚印。卢宅的木雕、石雕、砖雕和彩绘还是那样的精妙绝伦,规模和气势还足以令世人咋舌,尽管门楼厅堂的字体已经斑驳,但留存的古韵依旧,处处张显着传统的中国味。面对恢弘的厅堂宅第和豪华绝伦的装饰雕刻,我看到了千年精华豪宅的缩影以及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
当然,卢宅真正吸引人之处,是内行人总结出来的“北有故宫,南有卢宅”的说法,还有人说它是“民间故宫”。这些说法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有根据的。因为卢宅肃雍堂的中轴线和北京紫禁城的中轴线在平面布局和空间序列上如出一辙,以封建礼制“前堂后寝”为格局,斗拱彩画竟然用龙凤图案,更主要的是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有宫殿九座,卢宅承袭了皇家建筑的布局和风格,中轴线上也有九幢(九进)大小不一的建筑,可以说是国内唯一有九进的古民居。从礼制上说这是“犯禁”的砍头大罪,因为只有九五之尊的皇帝才配享有九进。如果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不光豪宅会付之一炬,卢氏家族也会因此一蹶不振。但是卢氏家族依靠独霸一方的权势,依靠森严的宗法制度,敢于走这个钢丝,竟然保守了几百年的秘密而没败露,卢宅也就成了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宅院。
走出卢宅,我想起东阳自古为百工之乡,尤其木雕,早就扬名海内外,把卢宅雕琢得如此精致是任何一个建筑群都难以相比的,就是山西的乔家大院,相比之下也未免逊色。当然除此之外,卢宅就没有更多的东西可傲视世人了。
我不想打扰老同学过久,游览结束,执意要走。分别后,就开车向诸暨驶去。
万种风情在五泄
我们是昨天下午玩过东阳卢宅之后开车到诸暨的。
诸暨旧称暨阳,最出名的除了西施,除了五泄,就是珍珠和袜子,据说诸暨的珍珠市场全国最大,诸暨的针织厂遍布城乡各地。看上去诸暨不算现代也不算繁华,但它多年评为中国的百强县,较富,当地牌照的私家车如奔驰啦宝马啦出现频率很高,连三轮车也“突突突”的屁股冒烟。在我的印象中,诸暨的历史文化气息很浓,我喜欢这样的地方,打算在这里多住几天。妻子定好了内部游览的通票,五个景区(五泄、西施故里、西施殿、斗岩、汤加岩)每人100元,比零敲碎打要省130元。走的地方多了,妻子在这方面很精,每次出去都能省不少钱。
10月4日早饭后,听说五泄风景区在诸暨西北部20多公里处,路不熟容易驶错道,干脆每人化6.5元坐57路专线公交车。出了市区,沿途的村镇干巴巴的没什么秀色,也许五泄在这一带是独领风骚的了。
差不多驶了一个小时,五泄到了。验过电脑票后,立即沿峭壁间的紫藤长廊往坝上走。到了坝顶,眼前豁然开朗:在环抱的群山之中,一泓长长的碧水铺向远方,像大山蜿蜒的神韵。对了,这里是有名的五泄水库,它把五泄七十二峰的玉液都集中到了这里,它把五泄三十六坪的秀气都集中到了这里,难怪这山翠得出奇,难怪这水绿得特别。
游五泄,要坐船进去,不用另外买票。当然,你想坐快艇威风一下,那得另掏腰包。船是有航班的,等了不长一会儿,船开了。游船在碧波上滑行,仿佛置身在长江三峡之中,两岸青山陡峻,山上松树翠竹茂密。约莫驶了二十分钟,游船到了“天一碧”码头,这名字起得很文气,据说是取自“到此已无尘半点,上去更有碧千寻”的诗意。
站在码头,四周的美景直楞楞的扑面而来。远处山峦叠翠,静静的倒影湖面,撑筏的村民唱着山歌,灵巧的撑杆轻盈地点着碧水。这就是1400年多前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赞颂过的五泄,这就是陆游、徐渭、唐寅、徐霞客、刘墉等历史名人吟诗作画流连忘返的五泄。
我和妻子没有坐轿,也没有坐电瓶车,撑着阳伞慢慢往五泄走。其实,在秀美的桃源景区中,在潺潺的五泄清溪边,边散步边欣赏自然风光也是一种享受。过了东源与西源两溪汇合的会龙桥,就到了五泄禅寺。相传此寺为五台山灵默禅师于唐元和三年(808年)所建,寺院比较雄伟。寺内壁上刻有明代画家徐渭的“七十二峰深处”题词,还有清代大学士刘墉题的“双龙湫室”匾额,寺边的银杏树像悠闲自在的岁月老人。
穿过旅游一条街,过东湫阁,就到了著名的五泄。在诸暨这个地方,“泄”是“瀑布”的意思,“五泄”就是从山顶往下数第五级瀑布,也是最大最壮观的一级瀑布。只见一股山泉呼喊着从壁立的悬崖纵身跃下,如倒立的怒河,化为雷鸣,化为白雪,化为痛快淋漓的抒情。虽然没有雁荡大龙湫的气势,却也塑出了一种壮丽的神韵。
五泄的左侧绝壁间有台阶曲折向上,宛若天梯。向上攀登,过莲花桥,就是独立深山的小亭。坐亭内,第四泄风光就尽收眼底。这四泄如白绸平铺,水声如歌如诵,另有一种婉约的韵味。再往上就是三泄,这三泄遮遮掩掩缠缠绵绵仿佛是没有见过世面的深山里的闺秀,却也风情万种。至于一泄和二泄,脚步平缓,细声轻语,全没有急匆匆怒冲冲的样子,分明是还没有长大的小姑娘。看着这五泄的不同风韵,我完全走出了尘世的烦恼,真想化作一只山雀不走了。
我们是从东源上来的,到了山顶,我发现身边的游人越来越少,原来大多数人看过五泄后就回去了,不想再费劲翻山越岭。这时临近中饭时分,我们在刘龙坪茶室吃了点心,休息一会,打算从西源景区出山。
看上去五泄山势险峻,七十二峰蜿蜒起舞,其实山路并不难走。到了紫薇岭,坐在“得奇亭”内,只见四面青山植被繁茂,淹没了曲折的山道和尘嚣,只留下头顶的几朵白云和远远近近的鸟声。幽深的大峡谷秋意正浓,几乎看不到斑斓的黄叶和秋花,感觉绿得很纯,绿得有点沁人肺腑,仿佛连空气都清新得有点甜润。
从得奇亭下到谷底,山路比较长,也比较陡。我们走走歇歇,差不多化了一个小时。等到我们喝光了带去的矿泉水,远远的就听到了哗哗的溪水声。到了山脚,只见一溪碧水从深山里涌出来,急匆匆地向山外赶去。我忍不住诱惑,跑过去喝了一口,甜滋滋凉丝丝的直透心底。于是,马上又脱了衬衫和鞋袜,在溪流中好不惬意地汰手洗脸揩身子。
我们一直沿着西源原始生态大峡谷往山外走,路上除了伴奏的溪水声,就是伴唱的百鸟声,还有密不透风的翠绿植被,还有凉爽的山风。峡谷间的西源溪如一条大蟒蛇缠绕在山脚,若即若离,万种风情自在不言之中。
下午2点半才坐游船离别五泄,然后坐57路公交车返回到诸暨市内的停车处,洗个澡,钻进“房车”休息。
自古淮安多人杰
历史上的淮安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上的四颗璀璨的明珠,这可是美丽富饶的好地方。千百年来,神奇的运河水滋润了淮安这片土地,也哺育出了无数的历史名人。从这块土地上走出来的韩信、枚乘、枚皋、梁红玉、沈坤、吴承恩、刘鹗、关天培……他们像一颗颗闪烁的名星,有的叱咤风云,有的文脉千年。虽然这些淮安的先贤都淡出了历史,或者说他们的背影已经渐渐模糊了,但漫长的岁月却积攒了不少与他们相关的故事和胜迹,他们始终是淮安的骄傲。
昨天玩过徐州狮子山的楚王陵后,就开车到了淮安,晚上住在洪泽湖畔的一家酒店前。
5月16日吃过早饭,没动车,我和妻子坐黄包车到了楚州区驸马巷7号的“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同志的祖籍是浙江绍兴,后来他的祖父和二伯父迁居淮安,共同买下了东西相连的驸马巷7号的两个宅院,共有房子32间。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同志就诞生在主堂屋边的一间房子里,并在这座宅院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周恩来同志读书的地方,他父母、乳母及继母陈氏居住的房子都完好地保留着。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再也没有回过淮安故乡。现在,故居内辟有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史料展览室,分五个专题:周恩来童年、周恩来家世、周恩来与故乡、瞻仰故居缅怀总理、书画寄深情,共展出有关周恩来生平资料、照片、文物和书画等100多件。故居内还专门辟了个邓颖超纪念园,介绍邓颖超同志的生平事迹。
从周恩来故居出来,我和妻子就近游览了漕运总督衙门旧址、镇淮楼和韩侯祠,这几个地方挨得都很近。
我无意中发现,淮安的主要胜迹和历史传说故事都在楚州,甚至淮安历史名人的故居也几乎都聚集在楚州,这使我想起,淮安古时叫淮阴,也叫过楚州,我猜测现在的楚州区是历史上淮安最热闹的地方。城外,淮河和运河日夜川流不息,是江淮地区最优越的动脉。城内,月湖、勺湖和肖湖如相连的明珠,一年到头碧波荡漾。水是淮安的灵魂,广阔的原野,到处水光潋滟,有江南水乡的润泽却超脱了江南水乡的婉约。有水就有灵气,淮安姑娘一个个都那么水灵,我想多半也是鲜灵的秀水泡出来的。有水就有人气,难怪淮安的主要历史胜迹和历史名人都在楚州。
接着,我们开车到了周恩来纪念馆,停车和游览全部免费。周恩来纪念馆在老城北的桃花垠,建在一座长300米、宽100米的人工半岛上。主馆在南,附馆在北,1992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天天游人如潮。纪念馆的主馆建在四面梯形的台基上,高26米,三层,外呈正方形,内为八角形,形状好似江淮平原上古老的牛车棚,寓意周恩来同志一生勤勤垦垦为人民服务犹如孺子牛。底层展览厅里陈列周恩来一生纪念性的实物、图片和影视资料,二层纪念厅的后侧安放着汉白玉雕成的大型周恩来坐像。登上顶层的观景平台,远眺楚州古城,镇淮楼和古运河畔的文通塔遥遥在望。纪念馆的附馆呈人字形拱卫主馆,内设陈列、接待、影视厅和办公室等部门。主要陈列了根据原样仿建的北京西花厅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办公室及卧室,还有周总理同志生前用过的红旗牌轿车和部分生活用品。
淮安是座小城,半天时间就转了个大概。中饭后,我们就离开淮安的楚州,开车上省道一直沿着运河边南下。途中在嘉兴住了一夜,5月18日中午返回了台州老家。
社会现实往往不尽人意,我们都感觉自己活得很累,因此就羡慕神仙那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我们毕竟是无法超越现实的凡人,生命又如此的短暂,只能努力放下一些东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人是可以设计自己的,我和妻子都苦了大半辈子,老了,应该变一只自由自在的潇洒小鸟,也不枉来人世一趟。
自从有了“房车”以后,我们找回了自我,有了新的生活和好心情,成了人间的快活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