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

21世纪房车
21世纪房车 · 发布于 2012-12-14 19:59

我眼中的天柱山

来天柱山之前,我读过几篇文章,知道历史上有不少文人都希望自己在天柱山安度晚年。尽管他们后来都没在天柱山终老天年,我还是不怀疑这些文人的头脑和眼光。如此一来,就勾出了我想来天柱山的十足理由。

10月17日一早就被山雀吵醒,走出“房车”一看,大山已在晨曦中醒来,等待着我们登临。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

早饭后,我们先从东大门坐索道到天柱山庄。这里住着一些山民,如今都是旅馆和商店老板,看到从索道过来的游客就拉住宿。从山庄到主峰还有索道,我们根据东关宾馆老板的介绍,走上去,一起走的还有福建泉州一个小学的几十个老师。这些老师平常在学生面前一本正经,一旦离开学校来到大山,就露出了顽童的本性,嬉闹声不断。果然山道比较平缓,我们路过南关寨和牛马城,约莫一个小时就到了振衣岗,途中还看了“六月雪”和“飘云瀑”。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3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4

走到这里,我发现天柱山的一些地名有点怪,看导游图,有东南西北四个关寨,还有牛马城、炮台等等,似乎是山大王年代留下来的。不错,天柱山就是南宋末年义军刘源的山寨,他率领的十几万义军在这里抗元达十八年之久,牛马城就是他当年放牛养马和粮草中转的地方。刘源兵败死亡后,他的山寨早在岁月中堙没得不留踪迹,但历史还没有抹去当年的这些地名,粗心的游客除了满眼大山的秀色,不可能看到大山的当年血迹。当然,天柱山的昨天远不止这一次战火,明朝末年、太平天国时期等等,都把整座大山烧得失去了本来面目,甚至传说中十分兴盛的有几千间宫舍的道教真源宫以及山上大大小小70多座寺庙也基本上被战火毁灭殆尽。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5

不扯远了,继续爬山。我们过了象鼻石后,山道开始慢慢地陡峻起来。进了神秘谷,爬山的狼狈相和乐趣也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喧闹的游人像一队蚂蚁穿行在狭窄而陡峭的岩隙中,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越往上爬,人就变得越来越笨拙,一个个不自然地弯着腰,两只手也不知不觉地着地了。就是这番狼狈的模样了,还是有人没忘记搞点笑料。从迷宫进去,全在山岩间转,直到过了天宫出了地宫,眼前就一片开阔了。抬头远望,蓝蓝天上白云飘,整个世界浩浩荡荡向天尽头铺展开去,俯视脚下,山道向远处曲折延伸,最后消失在巨石和树丛的深处。此时,我真的希望自己是一只飞鸟,飞向开柱山的每一座山峰,飞向遥远的天边。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6

这天柱山的一座座山峰都很怪,准确一点说是一座座石头峰,看上去峰顶几乎是白森森的大石头,除了道道的裂痕,很少有泥土和草木。近旁的飞来峰光秃秃的,如一只奶水十足的母乳,乳头是一块椭圆形的无根石头,有人估计周长百余米,好像天外飞来似的,有点像外星人的飞碟。再往前走一点路就是天池峰,峰上有一棵天柱山最有名的天柱松,根扎在岩缝中,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气概。峰顶有个小天池,看上去像是人工凿的,池水很浅。站在池边,眼前是一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石峰,这就是号称“南天一柱”的天柱峰了。天柱峰是一座孤峰,壁立千仞,说不尽的冷峻高傲,简直令飞鸟失色。据说当年的刘源就战死在天柱峰下,现在,还有略带悲凉的山风回旋在耳畔,呼呼吹动着岩隙的小树野草。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怀来了。寂寞天柱山,也许就因为这独立清高的风骨隔膜了万丈红尘,让那些失意或忘情的人们到这里徘徊而产生终老山林的念想吧。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7

其实天柱山是不得志的。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将天柱山封为南岳,设坛祭祀,何等风光。谁料想七百多年后,隋炀帝的父亲志在南疆,改封湖南的衡山为“南岳”。大山虽然无言,试想被废封号的天柱山该是何等的丧气。山犹如此,何况世人,现在有的人不也常常感叹自己荣辱无定吗?不过从另一面看,能够决定天柱山兴衰荣辱的汉武帝和隋文帝早就消逝得没了踪影,中国舞台上的皇帝也换了几百个,但天柱山还是天柱山,天柱山不是依旧好好地耸立着吗?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8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9

我们在山顶吃过中饭后,就从古拜岳台下山,途经仙人洞、青龙轩,一路下来到了炼丹湖。这炼丹湖是人工湖,原是东汉潜山道士左慈的炼丹隐居之地,后来曾为刘源的屯田耕地,现在却成了我国榜上有名的高山平湖。炼丹湖一碧千顷,轻烟袅袅,一群小青年正在湖中划船。炼丹湖畔还有“炼丹台”和“炼丹房”陈年遗迹,尽管勾不出游客多少遐想,但给我们的风光却是旖旎的,抬头是满眼的奇峰怪石。

我们从炼丹湖走到天柱山庄,再从天柱山庄走到南大门,估计有10多里地。山路虽不难走,但想到明天还要去东关寨,还要爬山,就有意保存体力,走累了就歇,搓搓脚。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0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1

第二天,根据牧羊人土菜馆老板的建议,我们从古牧羊河这条山道往上走。这条道很古老,除了鸟声溪水声,一路上很清静。东关寨山势大起大落,比西关寨陡峻不少,好在最险峻的奇谷天梯是从下往上爬,虽然难走但不会心惊肉跳,如果从上往下走就难说了。过了大天门,连翻几座山,最后又到了炼丹湖。休息一会,坚持走到天柱山庄,这回打死也不走着下山了,掏腰包坐索道十几分钟就到了山下。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2

天柱山是大方的,你想来这里安度晚年也好,你想来这里玩个一二天就回去也好,天柱山都不反对。一样的天柱山,可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就在于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要我说,一生中来天柱山玩几次是不错的,这里的风光的确迷人,但要我在这里长住我可不干,不知道那些想在天柱山长住的古人后来为什么也都变卦了?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3

回到停车处,整理了一下东西,告别了热情好客的牧羊人土菜馆老板,下午3点开车下山。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4

驶了不到60公里,到了岳西县城。天下起了小雨,就在县城里住下。

悠悠武汉黄鹤楼

10月19日从岳西驶到湖北的团风,在汽车站边住了一夜。

10月20日吃过早饭后,开车离开团风,走112省道去武汉。这条省道刚修成不久,双向六车道,一直沿着长江边走,驶到底过长江大桥就进了武昌市区。武汉是大都市,刚进入市区找不到方向,问了几次路,我的“房车”总算停在东湖的梨园停车场上。整理了一下东西,拿了摄像机和照相机,马上坐108路公交车去黄鹤楼。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5

小时候读了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就知道武汉有座黄鹤楼。这黄鹤楼不仅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还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于是就萌生了一定要去看看的念头。记得1975年7月押送雷达去湖南岳阳,在岳阳看过有名的岳阳楼后,返回时特地在武汉住了一夜,想看看神往已久的黄鹤楼。谁知在蛇山上找了好久没找着,就让一个小孩子带路,终于看到一座挂着“黄鹤楼”匾额的酒楼,看了令人十分扫兴。后来知道这是假冒的,真的黄鹤楼毁于1884年9月24日晚的一场大火,只留下一只不会说话的楼顶宝鼎,直到1985年才重新建成,其间正好徒有虚名100年。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6

坐公交到蛇山下,我们提前吃了中饭,然后购50元门票上山。我们一进公园就直奔黄鹤楼,远远就看见黄鹤楼拔地而起,背依蛇山,面对长江,气吞河山。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7

黄鹤楼建于公元223年,原是三国孙权修筑武昌城时,在城西临江的制高点上建的一座高楼,当作军事的了望楼。后来不知怎么文人和士大夫们都离不开它了,虽然毁损过几十次,但都进行了重建,并且一次比一次建得气派和讲究。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同治年间建的楼为蓝本,采取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比当年的同治楼增高了20多米,是黄鹤楼有生以来最风光最雄壮的一座。黄鹤楼共五层,高51.4米,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飞檐翘角,仿佛展翅欲飞的黄鹤。底层是高大宽敞的大厅,正面壁上为一幅大型的“白云黄鹤”彩瓷壁画。二层壁上镌刻唐代阎伯瑾撰写的《黄鹤楼记》,还展出了唐代以来历代黄鹤楼的模型。三楼大厅的壁上是崔颢、李白等13位历史名人的绣像画,还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著名诗句。四楼展出的是当代名人的字画。顶楼为《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站在厅外的走廊举目远眺,视野开阔,滚滚长江天际而来,大桥两岸景色历历在目,远山近水一览无余。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8

我们民族的不少历史文化离不开人为炒作,特别是经过那些有名的文人墨客一炒作就会大红大紫流传千古。如果黄鹤楼仅仅是军事的了望楼,也许它早被岁月堙没得默默无闻不留一点痕迹,不可能沸沸扬扬传颂1700多年的。楼要成名和人要成名一样,得讲机遇,就像一堆干柴,没有火种永远不着。就这么座极普通的小楼,最早炒作的是《报恩录》,说黄鹤楼原为辛氏开的酒楼,一天有个道士来饮酒,付不起酒钱,辛氏照样热情招待。道士为感谢杯酒之恩,临走前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令其起舞助兴,招引过往客人,从此辛氏酒店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重来,取笛吹奏,然后跨上这只黄鹤直上云天。这本来就是文人凭空撰写的离奇故事,如果说黄鹤画得活灵活现是可信的,说它会跳舞会飞就炒作得有点过分了。问题是我们的同胞历来喜欢凑热闹,一听到什么稀奇的东西就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看,黄鹤楼也就越传越神,越神名气越大。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19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0

到了唐朝,黄鹤楼开始成为达官贵人宴客会友和文人墨客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这时,仕途失意的崔颢带着乡愁登上了黄鹤楼,多年来塞外的风霜磨钝了他的激情,他北望中原故里,随口吟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千年名句。然后飘然而去,消失在街边的酒吧里。谁知崔颢这一唱不要紧,立即引来了李白、白居易等一大群著名诗人来看黄鹤楼,引来了千百年世人的关注。尽管人们看不到黄鹤,但看到一楼情怀,看到长江流水就激动得不得了,写了不少颂扬的诗文。这黄鹤楼也就依仗这些文人墨客的大力炒作,越发传扬千古了。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1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2

灿烂的阳光下,滚滚的长江边,翠绿的蛇山上,黄鹤楼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潮水般涌来又像潮水般退走的游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它只是孤独地站着,当年的孙权早就退出了舞台,同时代的伙伴们都不在了,就连坚固的江夏也已经面目全非,它自己也新生了好多次,它感到从未有过的寂寞。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3

黄鹤楼还活着,它只是代表某种文化活着,它只是为了那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活着,它只是为了供后人想象和欣赏活着。但黄鹤楼活得很累,每天都要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心底的那些激情和文化内涵早抽空了。离开黄鹤楼的时候,我不竟生出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情调,想想人生,不也是这样的吗?何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这些人还不如一座黄鹤楼呢。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4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5

我们坐公交车返回东湖后,就在湖边转到日落,晚上就住在东湖边。面对万顷波光,不禁思绪万千。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6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7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8

这些日子,我越发觉得行走也是一种文化。不管面对的是阳光还是风雨,只要在路上,永远不会缺少新鲜的见闻和秀丽的风光,生活中总是充满色彩和激情。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29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30
《带着家旅游》中国第一部房车生活游记(二十三)_31
阅读 190 · 评论 0 · 点赞 0
预约
输入您的名字和电话,以便预约相关房车问题的咨询、预约看房车、预约房车试驾等。

我特此授权平台, 需按照数据保护规定,保留我的信息数据,以便解答我的问题。我同意把我的数据用于其它营销调查和统计目的,并允许平台根据我所提供的信息与我联系。

评论(0)
21世纪房车
暂无评论...